这个规矩很简单,就是在宫里开设一个商业街,这个商业街里什么都卖,还可以让宫女,还有太监们逛逛,常年不出宫的人肯定喜欢。
在说了,这么多年您也没少赏赐那些妃嫔,总不能让钱付之东流吧,也要想办法赚回来啊!
还有就是妃嫔们就是不受宠了,也不代表不喜欢爱美和变年轻啊。
所以席然说了一大堆,包括了出售一批价钱十分低廉的面膜,当然不可能是与皇后一个级别的。
她也没有说错啊,赶出你还要赔钱,留下来挣光她们的钱多好啊!
经过了一系列的解说,仁孝帝终于露出了笑颜,皇后也笑了,这也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小勺,然然真的是我们的福星……”皇后拉着仁孝帝宽厚的手掌站了起来,也不像刚才那么刚强与执拗。
皇后可不是傻子,那么多的妃嫔背后的家族都是高门贵胄,即便拉拢不上也不能得罪,将来她的儿子登基,这些人给使绊子怎么办?
在说了,又不是只有她儿子是皇子,还有其他的皇子,她不能把那么多的皇子都杀死,因为有些事情只要是做了,那就会留下蛛丝马迹。
到时候每一件事情,都是他儿子登基路上的绊脚石,绊脚石已经够多的了,她不能在给他儿子树敌!
如果真的是,用字体来看的那是很爽,甚至会觉得很感动,但真的要联系在现实中,那么就不会这么轻易的善终。
而且席然说着了这么,才想起来原著中写到,这五皇子不是仁孝帝的孩子,那么当年是如何偷情?或者是说如何怀孕入宫?
不过既然要进行比赛那么与四大家族的对决是不可避免的,当初在城镇上抢夺她马匹的人,正是五皇子的人。
经过暗卫队四大家族的了解,席然做出了一个关系的表格,这些人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
张家家主张翰嫡女张媛媛嫁给了当朝丞相亓官铜 张家涉及的是粮食,酒楼。
王家家主王乾嫡女王娴嫁给黄国公,五皇子背后财团。 王家涉及是妓院,客栈。
李家赵家两家联姻,两房嫡子都喜欢席诗语,
赵家嫡子赵子墨
李家嫡子李丰宇
赵家家主赵德财 赵家涉及商船,海鲜,
李家家主李宏哲 李家涉足胭脂水粉,布匹。
李家与王家合作。胭脂水粉,布匹,妓院客栈。
赵家与张家,王家合作。食材,运输,粮食,酒楼。
李家赵家合作。运输。
张家与王家合作。粮食,酒品。
首先她的胭脂水粉已经动摇了赵家和李家的利益,李家最近半年来在京城的营业额已经不如以往,甚至已经达到了要倒闭的状态。
至于没有倒闭也是因为外地的货商还在长期的与李家拿货,因为席然没有开展外地的业务。
最近焕颜阁的风头正起,已经好多人变着法的要从焕颜阁进货,只是京中都不够售卖,更别说给外地供货了。
这也是席然的一个短板,因为这些面膜的功效强劲,来自于她的空间井水,如果在外地建厂肯定是不行的,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那就只能在京城取货,古代的短板就是交通不便利,路况不好,还会时常出现强盗劫匪等的事情……
这些走商的人,每次行商都是在刀尖上舔血过日子,拿命在拼。
那么需要什么样的办法能让井水保存得当,还能方便的运输呢?井水的秘密不能泄露,直接运送水这个就太怪了。
而且她还要时时刻刻的防备着仁孝帝,鬼知道这个皇帝到底是什么心思,今天对你好,就大肆赏赐,不好了随时想要砍你的脑袋!
还是那句话,想要富先修路,这修路要好多好多的钱,席然顿时觉得自己是太特么的穷了,怎么就有我这么穷的人呢?
在一个就是修路要需要水泥,或者是沥青这种东西,可是她不会造啊!她只是知道水泥需要的材料,但是比例如何她完全不懂。
空间也没有这种造水泥的书啊……一会回府了还是让工匠们研究一下,毕竟人家是专业的,不要小瞧古代的工匠啊。
之前制作胭脂,要用她的井水,但是如何添加进去又能保证效果,全是工匠们想出来的,为此,席然出了一个政策。
只要是想出了新的方子,就能获得分红,哪怕是同样的胭脂,颜色不一样都能获得这个分红。
制作上从来都是秘密进行,所以人员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加班加点的干活,为此也出现了加班费,还有提成。
自从有了提成这个方案,这些工匠简直是干红了眼睛,做一张面膜就能获得五文钱,毕竟面膜制作起来,在到包装是不一样的。
面膜的包装是用陶瓷的小碗来承装,虽然有些占地方,但这也是最好的方法了,毕竟没有塑料密封袋,瓷器的承装又精美大气。
这个包装又带动了陶瓷制作的经济,总体来讲,制作了胭脂那也代动了花农的生意,一环套着一环。
商谈了许久事宜,已经是午夜时分了,席然打着哈欠来到了他们上次居住的偏殿。
对于仁孝帝的转变席然很惊讶的。
因为仁孝帝不只是给她安排了任务,还给阎恒放大了权利,明日一早这圣旨就会下来,兵部正式由阎恒接手,如果打仗那就在说吧。
而且这次禁卫军的表现仁孝帝十分不满意,遇见刺客竟然还这般无用,这要是遇见人刺杀他和皇后怎么办?他可不是席然那么力大无穷。
所以仁孝帝把禁卫军统领时岩一顿很骂,并且表明大比之后,禁卫军统领的位置由阎恒担任!
阎恒那脸都黑的能滴出墨汁来,本来陪媳妇的时间就少,这样一来就更少了……
在拒绝五次失败后,与仁孝帝讨价还价道:“皇上,臣只负责整顿禁卫军,当他们合格之后,这个近卫军统领,还是由时岩担任。”
最后仁孝帝只好妥协了,哎,能干的人就是好,能者多劳嘛!尤其仁孝帝体会过,有阎恒在朝堂上,上朝的清净后,就更舍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