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长这么大,想当年王阁六岁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老朽就说他是你们王氏三株树。”
“老先生抬举,这几年随曹源先生在衡州学医,《周易》《黄帝内经》《难经》倒看得不少,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略有知晓。”
德文先生笑道:“今年科试如何?我们神童定能高中,今日可写了文章?给老朽瞧瞧。”
王阁坐在一旁喝了一口茶:“老先生把话说得太满,要是没中,那自安可要在盛都丢脸。”
王阁父亲:“文章拿出来给先生瞅瞅。”
德文先生一连看了六篇文章,忍不住感叹道:“才思泉涌,妙笔生花,神童啊。”
王阁父亲:“先生谬赞了,给他一顿批,省得日后他没法没天。”
德文先生道:“我门下有位学生,端王二弟南宫珉二儿子,南宫澄,南宫令明,文风骨气刚健,幼年聪明博学,文采出众,下个月老身府邸诗文宴会,自安去见见他。”
王阁神色焕发明亮:“南宫澄?可是那位写了《五悲文》,造五悲以伸万物之情的南宫澄?”
“正是!”
王阁心里顿时眉眼欢喜,难以抑制地欢心。
德文先生迷惑道:“为何如此欢喜?”
王阁父亲笑道:“早些年,小儿回衡州老宅子遇山匪,南宫澄曾救过他一命,后来两人多年没见,还有点缘分。”
德文先生点头轻笑道:“那正好,改日到王府书斋溜达溜达,我还想偷懒,让你教教我手下那群学生如何写诗立文。”
皇榜发下,王阁在幽素科试中及第,授职朝散郎。朝廷之上,他成为最年少的命官。身着官服,朝圣殿前。王阁以一篇绮丽的歌功颂德文章,惊动盛都,让王阁在盛都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