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古代又没有咱们现在的三通一达包邮区,啥都得靠骡子马去拉,走个十天半个月能到都算快的 。
愁眉苦脸的户部尚书孙德明,只好派人到漕运司把最近的运到京城的货单调出来一查,先看看京城附近有什么能用的先凑个数。
没想到,户部的人竟然意外地发现岑记百货行最近运过来的上百船货物,样样都是大军用得上的。
孙尚书立刻喜出望外地登门拜访岑子昂,说朝廷把岑记这批货包圆了,让他清点一下数量,要多少钱只管开价,若是还能弄到货,有多少要多少。
岑子昂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饼砸晕了,本来急得满嘴起泡,连喝水都困难,接完这单生意之后,竟然奇迹般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浑身哪儿都得劲了。
他一边高兴地派人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宋疏桐,让她考虑一下定价的事情,一边带着岑记百货的十几个账房飞奔去龙尾山货场点货去了。
那是他的金山银山啊。
宋疏桐听了开心地在屋里转了几个圈圈,拿出她让岑子昂替她用纯金打造的小算盘,摊开了账本,五根白皙的手指把足金的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作响。
她一边拨动金珠子,嘴里还嘀嘀咕咕地琢磨着:“我这一百多船货的进价大约三十万两白银,现在买给皇家的话,价格到底是翻二倍合适呢,还是翻三倍合适呢?”
在旁边收拾梳妆台的妙菱听见了,毫不犹豫道:“那当然是翻三倍喽,有钱不赚是傻子。”
宋疏桐拿起算盘抖了一下,哗啦一声把珠子归零:“说的对,妙菱你可真有前途,你提到钱眼冒绿光的样子可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