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页

乙烯是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素有‘石化之母’之称,乙烯生产技术是石油化工的核心技术,乙烯装置是石油化工的核心装置。

乙烯的技术水平、产量、规模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

这方面,李和是门外汉,而且国内的乙烯水平处于什么阶段,他完全搞不清楚。

想掺合一脚好像听难的?

他想了想继续问道,“日苯公司和b是怎么分工的?”

女孩子道,“聚乙烯是用的英国b化学公司的技术,乙苯是用是日苯出光石油化学和藤田化学的技术,目前知道的只有这么多。”

郭冬云道,“你再细致打听下吧,越详细越好。”

“好的,郭小姐,那我先走。”女孩子转身就走了。

李和转过头问身后的齐华,“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那个叫啥?”

他拍了好几下脑袋,明明在会上见过好几次了,见面和出门的时候都自报了家门,可是硬是没有想起来。

齐华一脸迷茫,这些资料他还没来得及记呢。

“王总。”董浩却是适时的应了一句。

“对,他好像也来了,你既然认识你就去打听一下,看看住在哪个酒店。”不给日苯人添个堵,闹个塞心,就不是他李老二的风格。

“周涛。”郭冬云吩咐身后的一个高个子的年轻人道,“你开车陪着董先生。”

“是。”被称作周涛的年轻人冲董浩点点头,两个人一起走了。

吃好东西以后,李和在郭冬云的陪同下开始深入吉隆坡的大街小巷,也没有开车,全靠开11路,走哪算哪。

第一次来马来西亚的李和,对许多东西都感到稀奇,最打破他认识的是马来西亚华人的普通话居然可以这么溜,接触下来的大马华人,大部分都能熟练掌握闽南话、粤语、客家话三门或以上的中国方言,无缝切换,这还不算其它语言,比如英语和马来语。

这很令他汗颜!

他把荷兰话和粤语算上,也就只会两门。

“哎,要是不开口说话,我还以为是国内来的,怎么都想不到是马来人。”李和很是惊叹。

“不是马来人,是马来西亚华人。”郭冬云自己都不晓得帮着李和纠正了多少次,可是不管多麻烦,她都一定会郑重地提醒李和。

“sorry。”李和为自己的口误抱歉。

郭冬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身后的秘书把电话递给了她,她接了电话。

交谈的是用闽南话,李和一句听不懂,干脆自己溜达自己的。

郭冬云追过来,想了想还是认真的道,“郭先生想请你吃饭,不知道肯不肯赏光。”

李和迷糊的道,“哪个郭先生?”

郭冬云傲气的道,“在整个东南亚只有一个郭先生。”

“你说的是糖王那位?”李和对郭冬云这崇敬的语气有点搞不明白,调侃道,“哦,对了,人家还是酒店大王是吧?同样是姓郭,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胡说吧你。”郭冬云脸色一红,正色道,“怎么说?去还是不去?全听你的。”

“去啊,怎么不去,请吃饭不去那是真傻了,不吃白不吃。”李和也想见见这位传奇人物,这位人物低调的令人发指,连媒体公布的照片都基本没有几张。

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但是一提到金龙鱼和香格里拉,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要在上辈子,他肯定是不得其门而入,哪里能像现在有机会被人家邀请,紧接着问,“什么时间?”

“今天晚上。”

“no roble。”李和打个清脆的响指。

“好。”郭冬云冲着秘书使个眼色,秘书拿起电话去回电话了。

李和道,“那你说我送什么好?”

郭冬云道,“郭先生家应该是什么都不缺,其实无所谓。”

李和白了她一眼,道,“又不是送给你的,你当然无所谓了。”

“那就看着办吧。”郭冬云不好再劝解。

“有文房四宝店吧?”

李和决定送一套文房四宝,贵重和价值没有多少,主要是在雅。

第0874章 直升机

郭冬云带着李和出了小巷子,然后朝着路边一直跟着的车子招招手,车子过来,两个人上了车。

“要买文房四宝当然要去唐人街,这里是没有的。”

李和拉下车窗,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潮,突然好奇的问,“怎么感觉这里的人这么多是华人?”

要不是外面的建筑风格和人文环境告诉他这是马来西亚,他还以为是在澳门或者香港。

这次没有需要郭冬云回答,齐华就帮着解惑道,“吉隆坡有一半的人口是华人,所以到处见到华人就不稀奇了。”

“我倒是不知道这个数据?”李和向郭冬云投去询问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