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过相关的情况之后,方重山显然松了口气,由着于云于尤带路,很快便顺利的到达了药田边。
几亩田地不多不少。
当时的方重山颇费了几番心思,为了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特意将这块地规划出格子状的四块小片区。
比较容易成熟而又喜欢土壤潮湿的山煎与石桃仙就是被种在了最顶上,不知不觉中已经从一小块一小块扦插成的根茎长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成苗。
或许是因为少了在独巫山里残酷的竞争,由方重山科学策划、于云于尤精心侍候的药苗相比较野生的而言,更加葱绿有生气一些。
即使是依照方重山挑剔的眼光来看,也都可以算得上是草药中的上品。
做惯了草药生意的采药人眼光独到,对做买卖更是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方重山心里清楚的很,即使是同一种类的草药,不同的长势、年份,往往会有着天差地别的价钱区分。
如果说,山里缺枝少叶的山煎与石桃仙一株可以卖出两三枚铜板的价钱,那么,方重山很有自信,他这片药田里长出来的草药就可以卖出双倍甚至更多。
于云于尤守着这药田几个月,对这些草药早就已经生出感情来了。
如今看着满田里的收获,笑的眼睛直眯成了一条缝,全都凑到方重山跟前去,殷切的询问:“重山先生,山煎和石桃仙都快要成熟的差不多了,该要怎么处理呢?”
该要怎么处理?
方重山有些诧异的扫了一眼这两位小药童,显然是觉得这问题问的毫无意义,“既然已经成熟了,自然是要收割掉,拿到繁阳城里换钱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