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新的街道不长,就一条,堵了十多分钟便出来了。
县下面是乡镇,乡镇下面是村组,把车停到镇上小学门口,许莉和方景下车,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村,车过不去。
“回来!”见方景下车就走,许莉把他叫住,指了指后备箱,“帮我拿东西。”
油盐,棉衣,袜子,运动鞋,贫苦走过来的方景一眼看出这是最适合农村孩子的。
有些人去做慈善带的尽是牛奶鸡蛋冷冻肉,华而不实,孩子们根本用不着。
不是说他们做得不对,而是没找到方法。
再好吃的东西能吃几顿?吃完怎么办?只会养刁胃口,让他们念念不舍。
“许老师,这么东西我们俩拿不完,你怎么也不多叫几个人?”
“怎么,你以为这都是给一户人家的?”许莉瞪着他,“你扛那一袋米,我拿几件棉衣和鞋子就够了。”
身上穿的是七八千羽绒服,瞥了眼沾满灰的大米口袋,方景嘴角一抽,得嘞,扛吧!
米是小包那种,六十斤,不重,方景扛在肩上,跟着许莉朝一条小路走去。
翻过一个山坡,走了百十米田坎,方景实在累得不行,大口喘着粗气,“许老师……休息会吧,别把你……累着。”
“你身体不行,来拿衣服,我扛米。”
“不用!”深呼吸一口气,方景站起来,脸憋得通红。“快走吧,应该没多远了。”
“嗯!转两个弯,七八百米就到了。”
“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