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7页

但饶是如此,80年代的供销社,还是如日中天,掌控着城市和农村的统销统筹,买卖商品和货物,几乎都要靠他们。

这个年代,想要进入供销社工作,比起你进入正府工作要难太多了。

正府单位又累工资又少,哪里比得上供销社这么让人羡慕的工作?

然而,凡事盛极必衰。

供销社最兴旺的日子就是80年代,90年代百货系统已经非常迅猛的崛起,00年代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和百货综合体连续出现,连国营的百货系统都不好过了,更别说是供销社。

到了10年代过后,供销社更是几乎消声灭迹,仅仅凭藉着自己以前在城市中心佔据的那些门面,收租过日子,养活那些没处可去的半老员工们。

从极盛到衰败,也就是短短的30年时间。

可如果你仔细的去研究的话,自改革开放以后,供销社能存活这么长时间,都还多亏了国家对外资的一些限制。

如果不是的话,那些外国巨头提前十年进来,供销社系统也就提前十年完蛋。

半点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究其原因,还是体制僵硬、服务态度不够,更重要的是货物不但不新鲜不热门,反而是品种少、质量堪忧、价格昂贵。

后面的这几个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了这些,他们今天来找殷俊是为了什么,殷俊心中渐渐的就有了计较。

“几位有什么话就说吧,我知道你们是有事情过来的。”殷俊对他们道,“大家也都不是外人。”

“是这样的,殷先生。”主任李立生首先就说,“我们都知道,您在华京、沪海、粤州和临安四个地方,各开业了两家麒麟商业广场。从开业以来,它就每天都客人爆满,生意好得很,想来收入也很高的吧!”

“承蒙老百姓们厚爱,还不错。”殷俊和声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