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所以我读书,也自认为才富于人,却求了那秀才功名,免除了一家子徭役而已。你以为如何?”

马忠问道。

“闲云野鹤之乐,凡夫俗士难知。”陈孤鸿回答道。此时此刻,陈孤鸿知这马忠便是读书人中的隐士。

才高八斗,却乐于安逸。

与庙堂上的聪明人相比,谁更聪明,谁更狡猾,却是玄妙。

正如唐伯虎桃花庵歌中说,“他得驱驰我得闲。”

马忠微微翘起嘴巴,似乎在笑。然后抬头问陈孤鸿道:“我观人多矣,一见你便知道你心悠闲,这些日子便让你悠闲个够,也尝一尝耕夫的滋味。现在你还想求那什么功名吗?”

“我有所求,难以安分。”陈孤鸿也认真说道。

“何求?”马忠问道。

“仙!”陈孤鸿说道。

“仙?”马忠失笑,觉得荒诞不羁。说道:“这世界上有没有仙还是未知呢,你所求太飘渺。”

“我知有。”陈孤鸿说道。

“真有?”马忠不觉得陈孤鸿是个说谎的人,讶然道。

“真有。”陈孤鸿点头道。

“好吧。”马忠摇摇头,起身拍拍屁股,说道:“那我便给你写具保文书。”

“稍待。”陈孤鸿叫住了马忠。

“怎么了?”马忠回头问道。

“马兄可知我与吴修德之间的恩怨?”陈孤鸿问道。

马忠失笑道:“我也是秀才,吴家奈我何?再则,我山野村夫,无欲无求。无欲则刚,任他刀锋凌厉,安能摧我?”

“我反倒是要嘲笑他,还有那些没有为你做具保的秀才,不与你互结的读书人。他们读的是颜子的仁恕礼仪之道,却只是功名利禄的铜臭。不屑之,不屑之。”

马忠哈哈大笑,一张死人脸陡然生动了起来。

第055章 吴修德一惊

看着马忠那张死人脸陡然生动起来,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有着泼天的豪气。陈孤鸿的一颗心陡然激烈了起来,血液流淌奔腾热烈。

“耕夫隐士,不屑庙堂,无欲功名。却也是读书人的脊梁。我辈之楷模也。”

“读那道德文章,却是铜臭龌蹉。死读书,死读书,有何用,有何用。”陈孤鸿深深朝着马忠一礼,敬仰焉。

“老师!”

便在这时,门外一声唤。陈孤鸿抬头看去,只见以读书人从门外走了进来。这读书人约莫十七八岁,衣服比白纸还白,有三个补丁。脸上有菜色,骨瘦如柴,但一双眼神却是灵动。

读书人正冲着马忠行礼。

“正德!”马忠死人脸露出一抹微笑,然后对陈孤鸿道:“这是我弟子,马正德。你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便由他还有我两个儿子与你互结吧。”

原来他看似死人脸,但一直都有腹稿了。陈孤鸿心中感激越浓,但也意外。问道:“农儿,耕儿也要参加县试吗?”

“我二儿甚聪慧,未必考得中秀才,但出场是没问题的。”马忠死人脸还是死人脸,但眸中却有些自得。

“小农和小耕真的很聪慧,我今年十七岁,笔下的文章未必比得上他们灵光。”吴正德有些腼腆,这时在旁说道。

“……。”陈孤鸿自能默然。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不是有元神玄妙,他可能只与两个八九岁的娃娃水平差不多。

正所谓别人是天才,我为凡人纳。

闲话不提,马忠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吴正德到了之后,他立刻写下了具保文书,按下指印。然后呼了马农,马耕,与陈孤鸿,吴正德一起去城阳县城一趟。

“真是恭喜陈公子了。我这怪儿子居然答应了。”

门前送行,老马双手合适露出了喜色。

“也是臭味相投吧。看陈公子乐于安逸的作风,与外子差不多。”马忠媳妇笑着说道。

“这些天真是麻烦诸位了。”陈孤鸿想起这些天在马家吃住,便真诚说道。

“客气。”

马家众人笑道。

言谈片刻,陈孤鸿一行四人缓步朝着县城而去。来时心中期待,也有忐忑。回去的时候,却是大功告成。

心情不言而喻。

“读书人的脊梁骨是笔直的,你吴家能摧断铜臭,却败不了真正的读书人。吴修德啊吴修德,你具保,互结,县令。我破了其中之二。我还要连续破,先让你惊上一惊。再败得你体无完肤,取你性命。”

陈孤鸿双脚做马,一路欣赏沿途景色,气势高昂。

四个人两个是秀才,两个是小娃娃,不过都是农家,一路走路数十里,却也寻常。中午十分到达县城,脚底连泡都没有。

入了城池,陈孤鸿立刻率领三人马不停蹄的赶往王松家中。

王松对于那马忠能够帮忙,还找了互结的童生十分诧异。心中更是嘀咕。“没想到那死人脸挺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