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当然不是真正的神树建木,而是盐兆根据传说所立。巴国宗室是太昊天帝的部族后人,当年进入巴原既是为了逃离战祸,也是为了在祖先的指引下寻找一片生息乐土,更是为了寻找太昊遗迹。
传说太昊天帝当年开辟帝乡神土,并于都广之野立建木为登天之梯,沿建木攀援而上、即可长生成仙。太昊遗迹飘渺难寻,盐兆在此地立祭坛模拟建木,告知后人所谓都广之野,便在世人立足的脚下。”
长龄先生坐在前面那辆车中,以神念对虎娃说话,他清楚虎娃见到这王宫前的祭坛以及九根木柱,心中定会有疑问,便将自己所知告诉了虎娃。
虎娃当然早就听过建木的传说,其实山神理清水为巴国理正之时,也经常从这片广场边走过。山神对虎娃讲述这传说时,也谈了自己的理解——所谓登天之建木,指的应就是八境九转七十二阶登天之径。
世间没有那样一张梯子能到达帝乡神土,但太昊天帝留下了菁华诀,能使人像不死神药琅茄闪短斓丶涞纳u饧仁且恢中蘖睹胤ǎ彩乔巴巯缟裢恋闹敢69拊诎投汲侵锌醇饩鸥拗槌傻姆ㄕ笥牖啡频募捞常仁钦庵窒笳鳎杂诎驮裰诙砸灿泻芟质档囊庖濉?
它能凝聚众人的志愿、拥有共同的精神依托与身份认同。这里是祭神、祭祖之地,其含义并非仅仅是尊敬与追忆先人那么简单,也包含着对自身的珍惜与激励。珍惜由先人所创造、由自己所继承的一切,立足于都广之野,创造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并留于后人。
今人祭先人,便是后人祭今人。今人能有祭,是先人有所为;而后人能有祭,则是今人有所行。那么在这种仪式上,要领悟一个道理——今生有何行,将来才能享后人之祭?
虎娃看见这巨柱环绕的祭坛、听见长龄先生所说的话,心中想到的便是这些。
王宫的前半部分有广场与大殿,是群臣朝会以及举行各种典礼的地方,后面则是国君与众后宫的居所。长龄先生不是参加朝会,绕至东边的侧门进入王宫。国君已知长龄要来,传令让车马直接进入宫门,随行的长龄门弟子则守候在门外。
两辆马车一直来到一座偏殿的庭院中才停下,虎娃坐在车中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长龄先生、彭铿氏大人,你们终于到了!”
虎娃挑帘下车,看见院子里站着一群人,他们是刚刚从屋中走出来的,正中簇拥的正是国君后廪。后廪的样子与一年前没什么变化,依然精神矍铄。虎娃曾亲手为他调治病症,对他的身体状况当然再清楚不过,一年之内这位国君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今离一年之期还差半个多月,就算再得灵药滋补,后廪恐怕也只剩下几个月的寿元了,到了秋后,他的身体将一天比一天衰弱。但无论如何,后廪等回了少务;而少务此番远行,已完成了他当年的嘱托。
虎娃看见后廪的同时,少务已经跳下马车扑了过去,跪倒在后廪身前、抱住他的双腿道:“父君,儿终于回来了……这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您!”说着话已潸然泪下。
尽管当着群臣之面,后廪也抑制不住地老泪纵横,用发颤的手轻轻抚摸着少务的头顶道:“回来了就好,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这几年你受苦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本应是群臣见礼的场面,可因为父子相见的一幕,在场众人谁都不好插话,只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虎娃在院中见到了好几位熟人,比如镇东、镇西、镇南大将军,还有工正伯劳大人。另外十余人他并不认识,想必就是巴室国中的诸正大人、后廪身边最重要的臣僚。
但是虎娃并没有看见北刀氏大将军,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听说,那位刀将军犯了事,在今年春天被贬撤了。如今巴室国中的四位镇国大将军,镇北大将军的职位仍虚悬。
北刀氏为何会遭到贬斥,说起来还和虎娃有点关系。去年秋后,后廪派北刀氏为国使出访郑室国,归还因善川城受灾所借的钱粮器物,亦暗中送虎娃出境前往武夫丘。但北刀氏借这次担任国使的机会,捞钱捞得太过分了,别人都是在使团中混入商队,他倒好,简直是在一个庞大的商队中混入了一支使团,而且做得明目张胆。
在招待使者的宴席上,北刀氏遭到了郑室国群臣的嘲笑,然而这位大将军却满不在乎,公然宣称这次郑室国要的东西太多了、他就是要把吃的亏都赚回去。
国使在出访时顺道带商队牟利、以弥补长途奔波之苦,只要做得不太过分,大家都会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北刀氏将军太张扬了,居然在国宴上也公开这么说,实在是有辱国使身份,因此等到他归国之后,便遭到了弹劾。
据说有人向国君后廪私下告状,控诉北刀氏恃宠而骄,出使邻国期间有种种令人不齿的言行。这并非诬告,既然有人弹劾,国君也得处理,在朝会时当众呵斥了北刀氏。
但后廪也仅仅是呵斥而已,并没有把北刀氏怎么样。北刀氏将自己从郑室国带回来的一批战略物资“献”给国中府库之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谁都能看出来这是国君的宠信,因为北刀氏不久之前举荐神医彭铿氏大人,刚刚立下了大功。
国君虽然放了北刀氏一马,可北刀氏却更加嚣张了,四处打听到底是谁在私下里告的状?就连朝中群臣都感到很纳闷,谁都知道北刀氏出使邻国看似张扬,其实大家内心中都不反感他那么做。而且只要不是傻子,也能清楚北刀氏深受后廪宠信,这点小事根本告不倒他,若背后告状只会招致后廪的反感。
谁也不清楚究竟是谁弹劾了北刀氏,北刀氏当然也打听不出来,于是有个人便倒霉了。
采风大人负责向国君传达各地的消息,同时也将国中发生的事情传达到各城郭,手下管理着各地的采风官。这个职位看似不起眼但也很重要,因此被人称为风正,假如有人听传闻弹劾的话,最大的嫌疑者就是采风大人了。
就算不是采风大人自己干的,也极有可能是他手下的采风官干的,这批言官最擅长的就是暗中告状。
北刀氏大将军打听多日无果,便将气撒到了采风大人的身上,跑到其家中询问。这不仅是犯忌讳也是犯礼法的事情,可是北刀氏不在乎,像拎小鸡一样将采风大人拎在手中逼问,但采风大人也交待不出来。
北刀氏当时夸他道:“没看出来啊,你这小身板倒是个硬骨头,还能严守国中礼法,称职得很嘛!”然后将采风大人给揍了一顿。
这下祸就闯大了,后廪震怒,撤了北刀氏镇北大将军之职,将他贬到彭山禁地去做个普通的镇守将军。而在北刀氏将军的威逼下不屈的采风大人,也受到了国君的厚赏。其实采风大人挨的揍、领的赏都很莫名其妙,因为他真不知道是谁告的状!
此事在半年前震动国都,有人觉得惋惜,也有人暗中拍手称快。
北刀氏将军从一名普通的军士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位置,在军中影响极深。他曾经还是武夫丘的正传弟子,更重要的是,少务曾是北刀氏的副将。若少务继位为新君,北刀氏大将军一定是其在军中最得力的臂助。
第004章、惊闻(上)
如今少务好几年杳无音信,而镇北大将军又遭贬斥,国中渐渐便有流言散布开来。据说少务在国君病重期间企图发动政变、谋逆篡位,已被后廪幽禁,因此才这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
虽然国君一直宣称公子少务正在外跟随高人学艺,可是明面上的消息阻止不了流言的传播。也不知是谁造的谣,这些流言竟在巴室国中越传越广,普通民众不清楚,但很多城郭的官员以及贵族都听说了,很多人将信将疑。
虎娃在路上听长龄先生讲了这件事,既觉得好笑又有些纳闷。他所认识的刀叔可不是那么鲁莽跋扈之人,样子虽看似粗犷,但心思缜密绝不会乱来,否则也不可能从一位普通军士一步步坐到镇北大将军的位置。
有人向国君告状已经很令人意外了,被训斥的北刀氏居然去揍了采风大人,这简直就是自己找事啊。虎娃心中莫名有个猜测——这难道是君臣之间演的一场戏?
可是后廪与北刀氏演这场戏给人看,究竟又有什么目的呢?这只是虎娃的猜测,也不好说出来。而少务听说这个消息,和虎娃同样感到困惑,但片刻之后就笑了,也没有多说什么。军中与少务交情最好的北刀氏大将军受贬斥,少务居然还会笑,这也让虎娃觉得自己的猜测没错。
今日,在父子相见的场合,北刀氏并没有出现,虎娃并不意外。父子垂泪又说了好多话,后廪这才亲手扶起少务,命群臣过来见礼。
在场众大人当然早就认识少务,纷纷上前行礼恭贺。但虎娃在一旁看得很清楚,当少务跳下马车扑倒在后廪脚边时,有人的神情并不意外、仿佛早知少务会随长龄先生一起进宫,比如工正伯劳;但还有很多人的反应是震惊与愕然,他们虽身为国中重臣,可显然事先并没有料到这一出。
看来少务归国安排得非常隐秘,直到他在王宫中下了马车,很多人才反应过来。而此时在这个院子之外,他人还不知新君已归国。
这间偏殿是后廪平日私下召见重臣议事的场所,父子相见后擦干眼泪,众人皆进殿落座。少务并没有座位,国君命人拿来一个垫子,让他就在自己的膝前坐着。
这里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彭铿氏大人,看向虎娃时目光都很好奇。但更令他们好奇的是,少务这近四年时间究竟去了哪里,今日又为何与长龄先生及彭铿氏大人一同突然出现在王宫?
更令众人惊讶的是,在此国君议事的重地,为何一条花尾巴狗也有座位?他们早就知道彭铿氏大人身边有一条灵犬,可也不能大模大样地在这里与众人平起平坐呀?大部分人还不清楚,盘瓠不仅是少务在武夫丘上的师弟,也是他的结拜兄弟,更是这一路护送少务归国的三大功臣之一。
国君也知道群臣的惊疑,首先便让少务坐在自己膝前讲述了这近四年来的经历。大家这才清楚少务这些年去了武夫丘,当了三年杂役弟子之后,终于登上主峰为正传弟子,并拜在了剑煞先生的门下。
彭铿氏大人去年离开彭山禁地后便无消息,原来也是去了武夫丘,并与少务一起成为了剑煞的亲传弟子。而那条狗被赐名汪汪,居然也成了剑煞的弟子、武夫丘上的“名狗”,难怪在这里也有座位呢!
少务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大致讲述了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群臣是惊叹不已,很多人纷纷感慨——真吾君也!
但少务有三件事没说,如今仍是隐秘。其一是国君后廪真正的身体状况,别看现在仍精神健旺,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他只有几个月的寿元了。其二是少务与剑煞私下密谈的内容,并没有公开转告给所有人。
其三便是少务是以何种身份、走哪条路线归国、在途中又遇到了什么事?这些都一概未提。少务只说与彭铿氏大人结伴下山,在途中遇到了外出采药的长龄先生,便随长龄先生返回国都面见父君。
众人又再度恭贺少务成为剑煞先生的亲传弟子,这件事实在太令人震惊了!各国宗室子弟成为各大修炼宗门的弟子,这在巴原上很常见。比如少务的兄长、巴室国的公子会良,就是凉风顶宗主圆灯先生的弟子,而少务的妹妹少苗亦是孟盈丘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