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页

开篇就是十匹白马拉着两截车厢,青山苍郁,色调鲜活。

冯晓刚、葛尤、刘佳玲吃着火锅,唱着歌。

“我马某走南闯北,靠的就是能文能武,与众不同,不光吃喝万了,更要雪月风花!”

“写首诗,写首诗!”

“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要有驴!”

“哈哈……”

跟着,就是几声枪响,啪的给了个大远景,白马脱缰,四散奔逃。

久石让的《太阳照常升起》配乐响起,一群戴着麻匪面具的汉子策马下山。

火车在林中走,马在林间穿行,那一溜灌木青翠刷刷飞过,颇有一种浪漫的凌厉感!

如果只是开篇这么厉害,估计这电影最多跟《赵氏孤儿》打平,可是人家从头撒野到结尾!

“老三,去上海还是浦东?”

“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电影结尾,仍是白马拉车,不急不缓的驶过。

姜闻也骑着白马……

久石让的配乐又起,青山环绕,尘烟弥漫。

李安说,电影有几个要素,思想,感情,运气,技术,最后是个性。

姜闻的电影全踏马是个性。

一旦这种个性跟大众对接上了……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电影牛逼到炸裂!

《让子弹飞》真的是姜闻送给观众的礼物!

观众也笑纳了……

《让子弹飞》上映首映,便在全国拿下3018万票房!

而在18号,也就是世上应的第三天,它的单日票房甚至超过了6000万,和《阿凡达》并列中国影史之最。

首周的票房出来,这个数字达到了18亿,超过《唐山大地震》创下的16亿纪录。

所有人都知道《孤胆特工》可能要提前结束了……

第066章 贺岁帝

其实《盗马记》原著,张牧之的结局是被新来的县太爷砍头了,百姓前去为他送行,场面悲凉而揪心。

姜闻改编的挺好,虽然小说中的结局更现实一点,但《让子弹飞》这部电影毕竟讲的是英雄人物战胜了恶霸,英雄的结局必然只能是战胜黑暗,如果英雄被黑暗战胜了……

那就太人性了!

《子弹》最后,张牧之望着兄弟们坐火车离开,他们奔向上海奔向自己的好日子,而那个英雄却独自一人被他们撇下了。

其实还是有点悲凉……

小说中汤师爷叫陈师爷,他在张牧之死后流落到另外一个县当了科员,终老此生,然后他时不时会给人们讲张牧之的故事,于是就有了《盗官记》。

电影则秉承赋予人物更深层次意义的理念,并没有留给汤师爷一个善终,汤师爷的一生是爱财的,为了钱买官收税助纣为虐。

于是结局就是他乘坐装满白银的车撞上地雷爆炸,他的身体躺在一堆白银里面,告诉张牧之自己还有几张县长的委任状,让张牧之帮他继续敛财。

一个人爱财如命,最后死在钱堆里这样形象的表达实在巧妙,即总结了汤师爷的一生,也具有十足的画面感。

为什么写这么多……

《让子弹飞》这样的电影,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荧幕上了。

老姜从《一步之遥》开始就有点玩砸了……

你要说姜闻他不在乎票房……

也对,但你不能拿着商业片的投资、演员阵容、市场宣传和发行渠道,然后说我这其实是个文艺片……

冯晓刚很推崇姜闻,《我把青春献给你》,有一段:凡是姜老师说得话就深信不疑,凡是姜老师做的事就拍手叫好。就觉得他就不可能错。他太聪明了。

他写说姜闻评价《活着》是这么评价的:“活着”是一个动词,被电一影当作名词使用了。富贵为了活着,内心应该是非常主动的。他听到了家乡枪毙地主的情况,预见到了自己的下场。为了活着,他采取了主动地放弃,利用一场赌一博把土地和家业输得一精一光,从此沦为贫农。结果如愿以偿,躲过一劫活了下来。

但是呢,他又站在导演的立场:如果真这么拍,如果“富贵”真的这么有智慧,这么主动,那我们还能被“富贵”的苦难所刺痛吗?

他评价姜闻:淤出来的聪明!

很精准!

……

吕潇然回国后,直接扎根到了剧组。

以《让子弹飞》目前的态势来看,即便吕潇然再跑个十个城市,收益也不会很大——《子弹》占据了大盘百分之七十五的份额,《孤胆特工》单日票房已经滑落到了400万以下,累计票房估计最多也就五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