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宋志远等人的心怎么宽得了。
许念娘却不管,自顾到侧厅,卧在一张长桌上,片刻便有微微鼾声传出。
宋志远把周分曹拉到一边问:“周兄,这许先生究竟是甚来头?”
周分曹道:“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他是公子的岳父,必有把握,宋兄尽管放心。”
“公子?”
宋志远很快反应过来,指的应该是陈三郎。曾几何时,宋志远也有些意思,想把女儿宋珂婵许配给陈三郎,不过最后不了了之。时过境迁,唏嘘不已。
诸人可没有许念娘那般好心情,躺下就睡,熬着时辰。不知过了多久,许念娘终于坐起来,沉声道:“出城吧。”
带着众人来到后花园,其越墙而出,很快从外面开门让大伙儿出去。
宋志远来到外面便看见本来把守在后门的数名虎威卫不见踪影,不知到哪儿去了。他也不问,想必是许念娘的手段。
神不知鬼不觉就解决了数名强悍军士,可见这个许念娘的厉害。
宋志远渐觉放心。
南阳宵禁,街上人影全无,静悄悄,黑沉沉,间或有充满征伐之意的马蹄声响起,那是巡逻的兵甲经过。
周分曹等人提起一颗心,小心翼翼地跟在许念娘身后,大气都不敢喘。
许念娘身形灵敏,恍若一只行走于夜幕的狸猫,每每都仿佛具备未卜先知的神通,拐弯抹角,总能预先避开巡逻的兵甲,不被发现。
宋志远等人越走越心惊,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南阳本地人士,生于斯长于斯,对于街巷熟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可现在跟随对方,却如同陌路,根本不知道下一刻的目标地是哪儿。
“这里是平花街……”
“拐进了朝明巷……”
宋志远暗暗观察周围环境,趁着微弱的星月光芒,总算辨认出了东南西北:“这是到了南门来了。”
果不其然,约莫一刻钟后,许念娘站定,立于一座屋檐下。诸人往前看去,就见到前面不远便是一堵城墙。墙头上挑起灯笼,照出一片光亮。有锋锐寒芒闪烁,那是守城兵甲把持武器反射出来的光芒。
有风吹拂,旗帜猎猎,自有一番肃然气象。
看得出来,这堵城墙并不算高峻。
周分曹看了一会,霍然明悟:“此地是府城古墙。”
南阳府乃古城,历史悠久,除却四大城门外,还有些古墙遗址存在,由于某些缘故,一直得不到完善的修葺。元化成驻守南阳后,忙于地方镇压,一时也没有空对古墙进行建筑加固,只是派遣了些兵马把守。人数也不算多,寥寥数十人而已。
在元化成看来,人手足矣。
在元文昌的管治之下,整个扬州郡都是井井有条,没有什么贼患,颇为太平。元文昌又与石破军有了秘密协议,也不虞蛮军入境。因此元化成驻兵南阳,根本无需做太多工作,只压住人心,搜刮军资即可。
这边古墙处有门户,开门出去,便是城外。不过此刻门户早便关闭,铁将军把门。而古墙虽然比起别的城墙低矮了一截,可对于宋志远等人,依然高不可攀,不可逾越。更不用提那些看守此地的兵甲,随便一人杀来,他们都只有引颈待诛的份。
就听到许念娘说道:“你们稍等,某去去便来。”
身形一闪,如一道烟掠向古墙。
第两百八十五章 一夫当关,真神人也
“你们且稍候,某去去便来……”
许念娘说得轻描淡写,宋志远等人却都掌心捏出一把汗来。他们并没有等待多久,也没见到爆发什么打斗动静,咿呀一响,那扇厚实木门缓缓打开。一道人影浮现,可不是一身青衫的许念娘吗?
就这么简单?
周分曹等尽皆不信自己的眼睛。
有古书对某些武力惊人的大将描绘,形容其“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多有夸张。
反正宋志远读的时候是不大相信的,如果真有人具备如此杀伤,那岂不是与神仙一样?
然而此时看许念娘,简直活生生一个演义典范。
“宋兄,速行。”
被周分曹牵动衣袖,宋志远这才醒过神来,连忙赶上。
诸人屏住呼吸,快步穿过门户,到了城外。
古墙外面同样有护城河,水流潺潺,宽约丈余,在没有放下吊桥的情况下,普通人想要渡过就得下水游泳。
但有许念娘在,一切都不成问题。其一手抓一个,轻轻一迈,便迈过去了。如是数趟,所有人安然过岸。
踏着坚实的路径,宋珂婵恍若梦境,嗅着野外独特的清新味道,抬头望月,甚至都觉得城外的月亮都要比城内的明亮得多,美丽得多。
刹那间,脱得劫难的欣喜弥漫心坎,嘴角绽开一瓣恬静的笑意,竟比月色还要温馨。
即使从此以后要遭受元家狂暴的追杀,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宋志远则想得长远些,低声问:“许先生,接下来该如何?”
他们虽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城,但只是暂时,路还远着呢。一旦被元化成察觉,追兵即刻便会杀到。而且所带有四名女眷,体力有限,赶不了长路。她们这一路来,能保持镇定已相当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