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门外跑来一个满头大汗的年轻人,冲到一个桌上端起杯茶就一饮而尽。
“这位兄弟,你方才说我猜错了,莫非……你知道那轿中大人物的身份?”
“哈哈,那是自然。”
那年轻人笑道:“我刚从那边过来,听那领头那个敲锣的士兵喊,这轿子里的人可是我们大唐那位神机妙算,神通广大的国师……”
“什么,那里面的人竟然是传说中的国师……”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都争先恐后的跑到街上看那顶大轿子。
毕竟虽然牧长生在皇宫深居简出,因此没有人见过他,但是在外界却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什么?”
喝茶的小和尚听到这话,吃惊的看向一旁手持念珠,闭目念经的老和尚,道:“师父,这就是那个国师……”
啪!
这时老和尚手中念珠一停,双眼蓦然睁开回头往街上的轿子看去。
呼!
这时一阵清风吹来,将大轿子一边的窗帘吹了起来,老和尚一下子就看到轿子中的人,而轿子中的人此时也恰好偏过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向老和尚看了过来。
第726章 唐御弟哥哥
老和尚只是与轿中之人互视了短短一瞬,窗帘就轻轻落下。
在大街小巷的百姓簇拥中,牧长生的轿子就已过了小茶馆,向着开水陆大会的化生寺而去。
老和尚望着远去的轿影,目中闪过了深深的沉吟与思索之色,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师父,国师的轿子都走了,你在看什么?”
年轻和尚看着轿子消失,老和尚的目光却依旧看着那边的方向后,有些不解的问道。
“此人,不简单。”
老和尚声音凝重道:“虽然他已经闭锁了身上的气息,使得其他人无法查探、感知到他的道行与实力有多强,但他刚才的那一瞥目光……却让为师心中有些不安。”
“目光……什么目光?”
年轻和尚诧异道:“你和那个国师刚才只是看了那么一眼,这一眼能看出什么?”
“有些事不用看的太多、太透,有时候一眼就已经足够了,看多了反而容易看花眼。”
老和尚眸光流转,轻声道:“如果为师没料错的话,这个国师应该已看破了我们的变化,知道了我们的来历。”
“看破了?”
年轻和尚一惊:“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在暗他在明,而且之前我们和他还没有打过照面。”
“现在多说这些无益,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两个现在也都必须也去化生寺了。”
老和尚从座位上起身,道:“今日是玄奘举办水陆大会,我们交给他取经重任,完成日后佛法东传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出半点儿差错。”
“是!”
年轻和尚双掌合十,欠身一礼后恭敬道,跟着老和尚出了小茶馆后向化生寺而来。
此时化生寺中,禅音阵阵,因为寺里寺外有很多官兵把手,因此很多长安百姓无法入内,只能在化生寺的外面观望。
当!
随着一声锣响,紧随其后开路而来的大队官兵开路,以及一顶豪华的八抬大轿,这样的气派的阵势出现在化生寺大门前,几乎一来就吸引了所有男女老少的目光。
在百姓的议论与期待中轿子落地前倾,轿帘被轿旁的黄总管轻轻揭起之后,一个身穿一件紫气八卦道袍,左臂上搭一杆拂尘的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士,就这样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一个老道士?”
显然这样的形象让很多人意外,人群中有人显得很失望。
“放肆,尔等还不住口。”
黄总管双眼一眯,走上前来一扫拂尘,用尖细的声音向人群喝道:“在国师大人面子,谁敢如此大声吵闹?”
“行了,黄总管,你别吓着人了。”
牧长生笑道:“陛下还在寺中等着呢,我们快些进去见陛下吧!”
“是是是!”
牧长生一开口,黄总管立马温顺了下来,带着笑来到牧长生旁边侧身一抬手道:“老奴这就带国师大人进去,请……”
牧长生笑着迈步走上寺门前的石阶,进入了化生寺之中。
一进化生寺牧长生就见大殿前,巨大宽敞的场地上坐满了灰衣僧人,加起来少说也有千百人,而在这些灰衣僧人之前则是一个高台。
高台上设有一桌,桌后坐着一位唇红齿白,面目清秀,年纪约三十岁的中年僧人。
只见他头上戴一顶毗卢帽,身上着一件红袈裟,刚才是众僧人唱经,此时则是他面向底下众灰衣僧人讲着佛法。
在这高台的后方一侧便是李世民的仪驾,就见他此时精神饱满坐在椅子上,身边站着文臣武将陪同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