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页

叶涵一脸神秘的笑容,迈着军人特有的坚定步伐走到少校面前,先指了指自己,再指指舱门,然后指向左边;接着按少校、舱门、右边的顺序指了一遍。

整个过程简单明了,只要脑子没毛病,肯定明白叶涵的意思。

刘斌尴尬地咧咧嘴,他刚才钻牛角尖里死活走不出来,光想语言不通去了。

少校看了看舱门,痛快地点头答应。

叶涵回头说道:“跟我来!”说罢冲到舱门一侧,刘斌赶紧抢到叶涵前面,几个战士又抢到刘斌前面,迅速做好战斗准备。

被战士们挤开的叶涵指着舱门另一侧,冲少校打了个手势,意思是对面留给他们。

少校马上带着一队美国大兵占据另一侧,美国人刚刚就位,叶涵一声低吼:“冲!”

最前面的战士立刻扔出一枚手榴弹,门外陡然传来一声伴强光的巨响,响声还在门外回响,打头的尖兵已经端着步枪蹿了出去。

对面的美国大兵的速度也不慢,紧跟着冲出舱门。

两支队伍就像演练过千百次一样,你一个我一个交错突击,冲出舱门之后迅速占据舱门两侧。

走廊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两支队伍背靠着背,所有人都警惕地注视前方。

叶涵垂下枪口命令道:“掩护前进!”

与此同时后方传来一声听不懂的外国口令,双方的士兵同时开始运动。

若是影视剧里的类似场景,前进的战士总是端着步枪,枪口正对前方,只要扣下扳机就能击中前方的目标。

但在实际的作战中,战士们的姿势一般是枪托抵肩,枪口指向前下方,只有出现疑似目标时才会抬起枪口。

前者似乎更合理,不过一直端着枪不仅更易疲劳,步枪还会阻挡视线;后者不只拥有更全面的视场,枪口向下还能保证前方队友的安全,转身之类的战术动作也更加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