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冰柱终于堵住了主洞,因为挖洞时严格控制尺寸,冰柱与主洞之间虽然说不上严丝合缝,但也没多少空隙,沉重的冰柱在强大的气流推动下猛地向上一蹿,砰地一声顶在上方,像个活塞一样堵死主洞。
狂暴的气流立刻减弱大半,原本疾速上升的冰羽像雪花一样缓缓飘落。
“大功告成!”叶涵露出一抹微笑:“快,固定冰柱,放无人机!”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几个战斗组专门负责冰柱,把第二个冰柱推了出去。
第二根冰柱就位,阻断了来自下方的气流,原本顶在上面的冰柱居然颤颤悠悠地降了下来,已经平缓的气流再度上扬,竟然把第二根冰柱顶了起来,两根冰柱在空中撞在一起,随后紧紧贴在一起,最后慢慢上升到顶部。
第1430章 办法是想出来的
叶涵突然发现,来自冰底海洋的气压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高,两根冰柱都这么勉强,再加一根估计就顶不起来了。
不过两根也够了,虽然没能堵死冰洞,但留下的空隙很小,涌动的气流大幅度减弱,如果说原本的气流是大江大河,那么现在的气流就是涓涓细流,温柔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叶涵有点担心,怕气流顶不住冰柱,一旦冰柱掉下来,乐子可就大了。
但是情况比预想中更加理想,来自洞底的蒸汽在冰柱下方减慢回旋,水汽慢慢吸附在冰上,居然把冰柱和冰壁冻在一起,连那几个漏气的缝隙都被冻结的蒸汽堵住了。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叶涵先是和雷山号联系了一下,确认通讯畅通之后又观察了一段时间,直到确定冰柱掉不下来才冲战士们打了个开始行动的手势。
早就做好准备的战士们立刻行动,在下变径的冰台上支起吊架,继续向洞底放无人机。
这里距离洞底还得有八九百公里,无人机一时半会儿落不下去,叶涵等得不耐烦,把战士们全都叫到一起,研究怎么才能让无人机快点落到冰下。
大伙七嘴八舌地好一通讨论,还真想出了个实用的办法:冰洞封死之后,洞里还残留着一定的气压,有空气就能用降落伞,所以说,根本用不着卷扬机,直接把无人机扔下去就行。
办法倒是不错,可是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冰洞里的气压太低了,降落伞面积不够,直接扔下去,降落伞根本起不到减速作用。
“这个好办。”叶涵马上想到了应对的办法,“用激光枪在冰柱上打个窟窿,让气流向上流动,一个不行就两个,肯定能托住降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