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页

他们俩其实走了挺长的时间了。

再翻过一座山,才看到一个小小的墓园。

白色的墓碑一排排立在那边,路远跟着岳鹏飞走到一个墓碑前,看到了白色的大理石墓碑上,写着孙浩的名字,贴着照片,还有生卒日期。

老人在墓碑上笑得慈祥。

路远将手中的菊花放在墓碑前,这里空荡荡的没有一朵花。

“里面什么都没有对吧?”路远问道。

“有老孙穿过的衣服和鞋子。”岳鹏飞摇头说道:“不过他生前说这里景色很美,希望可以葬在这里,现在至少能够圆他一份心愿。”

路远点了点头。

跪下,恭敬地三叩首。

然后从口袋里拿出来一个小小的金色奖章,放在了墓碑前面。

转身。

“我们走吧。”路远说道。

“你不怕被偷吗?”岳鹏飞问道:“那可是金的呢。”

“被偷了,也就说明到了它该去的地方。”路远平静回答道。

他们两个人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却只在这里站了五分钟。

“你最后在他墓前许了什么愿?”岳鹏飞继续问道。

路远摇摇头:“不能说?”

“连我都不能说?”

“是现在不能说。”

“那什么时候能说?”岳鹏飞问道。

路远抬头看了看岳鹏飞的脸,又抬头看了看天上悬挂的太阳。

笑了笑。

“快了。”

……

……

在这个荒郊野岭的墓园里,有一个普通的墓碑上摆着一束普通的菊花。

菊花上摆着一个普通的金色奖章。

奖章上写着。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孙浩。

第三卷 通天之路

第一章 诺贝尔厅的公主

2126年二月二十八号。

二月的最后一天。

冰晶国的诺贝尔厅内,烛光飘动,名流如云。

在那场足够让所有人铭记一生的寒冬之过后,缓慢回升的气温逐渐打消了大多数人的忧虑,而在诺贝尔厅中,今晚的颁奖晚宴也即将开始。

“你们看到那位路远博士了吗?”有白金发色的少女眨着绿色的眼睛问道。

路远是这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大的亮点,首先是孙浩教授在他那篇重要的关于核聚变发电原理及论证的论文里面将路远放在了第二作者的位置,同时,在一个月前进行的镜海实验室第二次核聚变试车发电中,镜海实验室已经连续发电超过了三十天,创造了人类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记录,同时,路远在官方发表的通告中,名字同样仅仅列在孙浩教授之后。

同时孙浩教授也被证实,在这次核聚变试车中,最终因为抢修临时故障的核聚变系统,以身殉职。

应不应该将诺贝尔奖发放给已故的人,这当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论,不过早在孙浩教授殉职之前,关于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谁家,早已经有了公论。

毕竟近十年来都是孙浩教授几乎以一己之力,在推动着可控核聚变事业的发展,镜海实验室代表着世界可控核聚变的最高水平,并且今年不仅成功预言了第三次太阳风暴,并且进行了两次可以载入历史的核聚变发电试车,并且在第二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所以212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孙浩,路远以及一位同样在核聚变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海鹰国科学家,奖金也将由三人分享。

而其中,今年只有十九岁的路远,则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甚至怀疑是不是写错了名字或者资料。

毕竟这并不是评判标准模糊的和平奖,而是货真价实的科学类奖项,并且还是分量十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过随着其中资料的一点点揭开,镜海实验室详细说明了路远在整个研发建造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最终也打消了大多人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