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他也有点难以置信,忍不住笑道,“那你配合得还挺好……”

乐神哭笑不得,给他简单明了讲了他能赢得游戏的原因,“因为分组并不是按照是人非人,而是根据触发条件。”

他望向视频,“还是你提醒我的,人设卡里明确描述的,从来不是这个怪谈的性质,而是——怪谈的具体触发方式,以及可能产生的威胁。”

有很多怪谈都不仅仅只有一个主体,故事里即涉及鬼怪又有物体、甚至还有地点限制,比如二宫,虽然是有鬼魂操控,但本体是石像。

“因此按照‘是人非人’来分,会非常模棱两可,就会出现我们前几晚那种要靠系统判定是否赢得比赛,才能确定没有找错队友的情况——跟之前的‘成因分组法’有相同的问题,只是没有那个明显。”

“而如果按照怪谈触发条件,所有怪谈则能被清晰分成——不用人触发也一直存在、看到也不会出大事的独自美丽怪谈;以及需要人主动做些什么触发、作死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作不死怪谈。”

因此,真实的分组应该是这样的。

独自美丽组:1十三级阶梯、2活动室的女学生、3跳舞的手、4二宫、5女人画像、6钢琴鬼、7保健室;不作不死组:a花子、b笔仙、c异界之眼、d火灾、e许愿竹林的水鬼、f好朋友背靠背、g镜子里的人影。

独自美丽组都是原本就会在夜里某个时间,出现在某些限定地点的怪谈,即便被学生撞见,也顶多是有些吓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

而不作不死组,则都需要人做些“刻意”的举动,比如花子的扣门呼唤和提问,笔仙的请仙游戏,异界之眼的连续拍照,火灾的凌晨去顶楼点蜡烛,水鬼的许愿小纸条,好朋友的午夜念咒,以及镜子的反复照镜子。

而第二组作死造成的后果也都非常严重,通常不是消失就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