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洪胜叹了口气,“搞这么麻烦干什么。国外的医生是精英阶级,他们注意形象是应该的。可在华夏,医生就是干苦力的,咱们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啊,谁还在意这些啊!”
洪胜的话糙理不糙。
华夏医生在社会上的地位,的确要比欧美医生的差远了。
在国外,提起医生律师,那都是精英阶级,是上流社会人的职业。
而在华夏,提起医生,大家都觉得这他们几块钱的挂号费都有些贵了。
“别抱怨了,快干活吧。今天你们组的范老师出门诊,听说她收患者可不会手下留情啊,你们组的床位今天可是要满了……”景萧然道。
“范老师这么吓人吗?”洪胜一脸悲戚,“我还以为在血液科还能多休息会儿呢。”
……
血液科各个组都开始了早查房。
景萧然所在的李老师组,一共是有五个人。
上级的李老师是副主任医师,下级是住院医师张航,再下面就是景萧然在内的三个实习生。
正规的三级查房制度是(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所以景萧然他们这组的三级查房有缺陷,中间少了个主治医生。
因为这是华夏医疗行业的大趋势,普遍把住院医师当主治医师来使用,把实习生和专硕当住院医生使用。
毕竟每招一个主治医生,医院可是要发工资的,但是实习生和专硕是要给医院交学费的。
这一来二去,医院赚不少啊。
华夏国内的医疗如此廉价,很大程度上就是压榨底层医生的劳动力。他们干着最累的活,领着最微薄的补贴。
一般的医学类专硕,年龄在二十三四岁左右,每个月拿着国家补贴的600块,这在同龄的其他专业,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