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不置可否的轻笑了两声,李天一边饮茶,一边吃着酥的掉渣的焖饼,转脸看向张皇后笑语道:

“伶儿,为夫一会儿要去南聚贤坊,看看钱庄一事王福操办的如何了,你可还要一同前往?”

心知皇上若真想让自己陪同,就不会多此一问,张皇后善解人意,轻摇着头,挽着耳边的碎发道:

“妾身先前买了许多东西,还想回去跟清欢姑娘说说,就不去了吧。”

“那好,江保,你一会儿让锦衣卫送伶儿回去,让东厂先到南聚贤坊候着,吃罢了焖饼,你与本公子一同前去。”

……

南聚贤坊位于京城东北角,之所以叫南聚贤坊,只是因为头上有个北聚贤坊。

南聚贤坊紧靠着东直门和朝阳门,往来百姓流动极为活跃,而且坊东还有十余个运河码头,稳坐京城水运头把交椅,向来是京中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

不但如此,南聚贤坊中还有太仓,以及商业贸易最为发达的海运大街,其政治地位,在京城三十六坊中也称得上是独树一帜。

海运大街兴建自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之后,左临佛门圣地慧照寺,右接八处运河码头,其下,还有外地商贾居住最多的思诚坊毗邻。

不得不说,王福能把皇家钱庄的总号选在这个地方,那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此时此刻,内廷大总管王公公,正在海运大街中街亲自督造匠人对刚买的铺子装潢。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门道。

虽然不懂装潢里面的道道儿,但王福很聪明,买下铺子后便从工部找了几个老匠人来帮衬。

在大明,能进工部的工匠,那都是几十年技艺炉火纯青的老把式。有这些人盯着,装潢的匠人别说偷奸耍滑,就是连随便应付都不敢。

不过这些匠人们也没有怨言,一门能吃一辈子的手艺,能让这些官家的工匠指点,他们才是占便宜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