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脱籍虽然有不少的好处,可有怎么能比的上在军中担任军官待遇来的丰厚呢。”

“即便有人想要脱籍离开军武,恐怕也只是少数,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

杨荣争辩道,“宗于恐怕是不知道脱籍对这些军户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旦脱籍,就意味着他们子孙后代可以自由的选择务农、经商、甚至是科考。”

“尤其是科考,对于他们的诱惑力非比寻常,试问有那个将军不希望自己后辈再出个文官呢。”

李天仔细的捉摸着几人的讨论,逐渐的完善着心中对边军改革的种种细节。

“子荣说的不错,脱籍对很多军户来说的确是有着非常大的诱惑的。

可子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军户本身除了打仗、种地,他们几乎什么都不会。

脱籍之后没了粮饷供应,还要为生计奔波,能有几个真的愿意离开干了大半辈子的事业呢?

而那些真正有本事,有见地的人,愿意离开的话,,朕还巴不得他们的后代来做官呢。”

“这条就如此吧,不必再议!”

杨荣仔细思索一番,也觉得李天说的有道理,也就不再坚持了。

杨士奇这时说到,“陛下关于建立戍边司这件事,老臣还有点疑虑!”

“这次只是商讨,还没最终成型,士奇直言无妨!”

“对于建立戍边司,让兵部派遣专门的人员,对九边的将士进行粮饷的发放!”

“这点的确能起到遏制军中贪腐的问题,可这会分薄了边军将领对下属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