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页

现在吗,他依然要靠这些人,来维持大明的长久稳定。

李天对勋贵们的心思是复杂的,复杂到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是留他们好,还是不留的好。

在这个完全要依靠关系纽带来办大事的时代。

皇帝也是需要时不时的维持这种复杂的关系网的,而勋贵们恰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就是皇帝的难处和无奈的地方。

所谓大明一朝,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李天看来,对外的强硬,也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对内的软弱放纵而已。

第620章 制衡的重要

大明的软与弱,不是体现在表面上的,而是体现在对皇权的不自信之上的。

这其中主要的症结还是处在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身上。

他当初之所以建立锦衣卫这种,监视百官和百姓言行的组织,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叛乱,谋夺他辛苦一声换来的权势。

但朱元璋还是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本以为只要监视的足够严密,刑罚足够酷烈,就能百官畏惧,百姓臣服。

殊不知,大秦也正是因为刑罚严酷,最终才激起了举国叛乱。

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朱元璋以及之后的朱棣等皇帝,其实都是有些理想主义了。

以为依靠严苛的制度,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百官清廉。

也正是由于这种想法,才诞生了让人谈之色变,遗祸几百年的锦衣卫和东厂甚至是西厂。

殊不知,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其实都是贪心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