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页

此刻听到李权把另起炉灶想得很轻松,他这才给李权深度剖析其中的利害。

他也是罕见的动了怒。

为了栽培李权,为了建设好中医科室,刘教授确实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中医科室的成败,更是关系着中医能否振兴。

“小李,你要知道,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借助惠尔医院这个平台,可以让你少走许多弯路,原本你个人需要努力一百年才能振兴中医,那么借助这个平台,只需五十年,三十年就能办到。它可以让你走得更稳,起点更高。

自古以来,但凡成大事者皆有一个特质,他们都懂得忍辱负重。

别说眼下只是这么点小挫折,小压力,即便将来你遭遇的压力再大,受的委屈再多,老师也希望你能够坚定不移的把中医科室当成毕生的事业来发展。

如果真有一天,中医在你的带领下,重新走向辉煌。那么老师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高兴。”

刘教授的目光中透着殷殷期盼。

“老师,我会的,会一直坚持下去,会把中医推到一个该有的高度。”

李权重重点头。

“嗯,有你这句话,老师能够放心。增设中医风湿诊室,你考虑好了再告诉我答案。老师怕的不是麻烦,而是担心树敌太多,以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抗不住。到时候,中医科室将会遭遇灭顶之灾,就算不被医院取消,也逃脱不了合并到其它科室的命运。

你记住,先学会走了,再学着奔跑。先图稳,图生存,再图强、做大。”

刘教授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学生定会谨记于心!”

李权这阵子顺风顺水,危机意识确实淡了许多。

刘教授这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也给他敲了一记警钟,让他变得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