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因为霍家寨的影响,周围村里的男丁也都纷纷加入,其中就有杨正东的爷爷杨青云,当时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子,也是在那战争之后,把杨正东奶奶从霍家寨娶回家的。
最惨烈的是有一年秋天,小鬼子集合了二千人的部队进山,势必要把霍家寨连根铲除,但是好巧不巧的提前走漏了风声。
霍家寨这边做了准备,杨青云作为文人也全程参与谋划,将两千小鬼子兵引到了葫芦沟,一把火将整个葫芦沟烧了,把两千鬼子埋了进去。
据说当时大火烧了整整两天两夜,葫芦沟里哭喊连天,火灭了之后,进入查看的人,据说出来以后都吐了两天才好一些。
这一战震惊了整个华夏,小鬼子从那以后再也没敢进过山,霍家八百男丁的壮举,也是在那一把火之后才传开来的。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葫芦沟就改名成了枯骨沟,整条长两里多地的枯骨沟就成了禁地。
现在这十里八乡的,一般路过那里都是绕着走,吓唬孩子也是说,在哭就把你扔枯骨沟去。
霍家八百男丁的事迹,在晋冀豫这一代那是声名赫赫,当时附近活动的东方伟人都亲自出面接待过霍家,不过提出让他们参军报国的时候,霍家却选择了激流而下、解甲归田。
当时东瀛人已经投降,霍家交出了制造的那些地雷、土枪,还有缴获的各种装备,表示没有了侵略者,只想老老实实的做农民。
东方伟人感霍家寨高义,当即写了一幅字“精忠报国”送给霍家,现在据说还供在霍家祠堂里。
而这位三舅姥爷就是当代的霍家族长,霍家寨这种底蕴和不怕事的风格,那是一代一代融入基因中的,所以说张口打断腿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几个人每人一碗大锅熬菜,坐在桌子上边吃边听王栋聊着霍家寨的往事。
不得不说王栋这干了一段时间买卖,口才变得越来越好,聊起来就跟听评书一样,连杨正东都听的入迷了。
“正东,这大锅熬菜做的真地道,多亏了你给三舅姥爷撑面子啊!”
三舅姥爷端着一碗熬菜,胡子上还粘着油水,坐在了几个人旁边感谢道。
“瞧三舅姥爷说的,咱都亲戚里道的,我出点力气这不都是应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