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页

杨正东将建设小学和中学为中心的理念提出来,并且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未来发展的两条支柱设想,也获得两位老人的赞同。

现代的学校,一般都喜欢建在闹市区,这样靠近生源地比较合适招生,但杨正东却打算自己建立个深处山中、风景优美的学区。

让前来求学的学子,能够安静的在学校中学习,不会受到外界纷繁嘈杂的影响,专注于学业。

还要就是对环保的要求,杨正东提出建设不改变小西山的原有生态,只是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改造,能少改造的地方尽量少改造。

这座小西山他从小就没少上来,对于上面的一草一木,感情都是非常深,不想看到因为建设,破坏了儿时的记忆和天然的环境。

主要原因也是小西山不危险,没有什么深沟大壑,坡度平缓、植被也算是丰富,想要规划起来应该是不难。

两位教授和团队考察过后,基本上对于他意向建设的项目有了大致的框架,一半的山地和一半的平地,建设确实不算太复杂。

当下两位教授就接下了这个项目,不过还需要详细的测量才能进行具体规划设计,杨正东又带他们参观了整个村子。

讲解了一下现有产业和未来的产业规划,不过梦溪村包括的地域确实不小,暂时来说利用的地方也就十分之一左右,旁边这些大山还有好多座,处于蛮荒的状态。

在杨正东的设想之中,梦溪村以后的发展,肯定是特色农产品+旅游+乡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当今华夏还没有特别可借鉴的乡村发展路线,杨正东将此提出之后,两位老人还真琢磨开了,但是对于这个项目他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说不定借这个项目,他们能够摸索出一个新模式也说不定。

因为第二天开学,杨正东就安排老支书等人带着他们继续考察,那些学生们则是分开两个人,对于小西山进行了整体测绘。

七点钟,杨正东就和甄碧莲、程秀婷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到来,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在大食堂吃完免费早餐,然后将他们送到学校门口。

杨正东等人将孩子领进教室,为他们安排座位。

两个教室,每个教室40多个孩子,像是王小茹他们这些升入四年级的,还有升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孩子,都安排在了原来他的办公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