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毕竟他来的时候,只想着求陈牧帮个忙,让他村子里的人进来牧雅的林场干活,那就已经很好了。

可没想到的是,陈牧居然抛出这么一个大好事儿砸在他脑袋上,让他真是感觉有点晕乎乎的,好一会儿回不过神。

陈牧很肯定的点点头:“贾马勒大叔,这当然是真的,你可以回去就给我签包地合同,你们村子周围的地我全都要了,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我一分都不少你们的。”

收敛起脸上的笑容,陈牧又很严肃认真的说:“不过有一件事情我们可要事先说好了,巴扎村太远了,我不可能老是去盯着,贾马勒大叔你可要帮我盯紧你们村的人,他们要是拿了我的工资还躲懒不干活,那我可要生气的,以后别怪我不给您老面子。”

听见陈牧这么说,贾马勒老人立即用手拍打起了自己的胸膛:“小牧你放心哩,老汉就算拼了命不要,也会帮你盯紧的哩,村子里谁要是这么不知好歹,我弄死他……嗯,把他……嗯,把他一家都赶出村子,让他再也当不了巴扎村的人。”

陈牧笑了笑:“那也不至于,贾马勒大叔你只要帮我看好了就行,其实种树这事儿也不只是为了我,也为了村子里的环境能够改善过来,变得更好。”

贾马勒老人点头:“没错哩,小牧你心善,愿意帮助我们村子,老汉知道的哩,回去我一定好好和村子里的人说明白,他们都是知道好歹的。”

陈牧看着老人脸上坚决的神情,也不客气什么,又说:“如果可以的话儿,我会尽快把包地的合同拿给你们,如果你们村委同意的话儿,那我们就签下来,把事情尽早定好。”

“没问题哩。”

这样的好事儿,贾马勒老人一口答应,毫不含糊。

“还有一件事情。”

陈牧想了想,继续说:“过几天,我会找个打井队去村子里,想帮你们把井打深一点,看看情况,然后顺带在村子外也打几口井,这样才方便种树。”

微微一顿,陈牧又补了一句:“打井的钱我会出的,大叔你不用担心。”

“这……可真是太谢谢了。”

老人听了一脸感动,除了“谢”都有点说不出其他的了。

维族老人看见老友这副模样,忍不住调侃道:“你这老东西,这一次来真是让你占了大便宜哩,回头小牧到了你们村子,你可得宰只羊来招待才行哩。”

贾马勒老人这回倒是没呛声了,老老实实的点头:“要的哩,要的哩,我回去这就把羊挑好,一定是最肥最好的羊,只要小牧什么时候去我们村子,我就什么时候宰羊,到时候你们都去,大家一起吃烤全羊。”

维族老人知道老友这么激动是为什么,村子里穷了这么多年,作为一村之长,这日子可真不是容易过的。

当初他们雅喀什村也一样难过,还不是因为小牧来了,现在才变好的么?

将心比心,这里头的滋味大概都是相通的。

之后,陈牧领着贾马勒老人在林场里转悠了一会儿,心情激荡的老人大概是急着回去和巴扎村的村民说这事儿,一刻也不想在外头多耽搁,所以连水都没喝一口,急急的就回村子去了。

等人走后,维族老人眼神复杂的看着陈牧:“你这孩子,心这样善,可是会吃大亏的哩。”

陈牧摇摇头,想解释两句,可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任由老人轻叹一声,默默离去。

这一瞬间,他突然觉得——

自己真是一个背负着旁人的各种误会,却只能坚强的不作解释、独自朝前路走下去的男人。

第332章 追踪式走访

在巴扎村包地种树的事情很快定了下来。

贾马勒老人似乎生怕陈牧反悔,第二天就又来到加油站,要和陈牧签合同。

看着老人这么大岁数的人了,骑着小毛驴这么在荒漠上来回奔波,陈牧心里都替他觉得辛苦,当即二话不说拿出一份当初和雅喀什村包地种果树的合同来,稍微修改,就直接和老人签了。

贾马勒老人拿着那份合同,异常激动,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后,才小心翼翼的把它往自己那个破旧的手提包里塞,似乎生怕弄坏了似的。

放好合同,他抬头就问陈牧:“小牧,这种树的事儿,什么时候开始?”

陈牧怔了一怔,说道:“贾马勒大叔,你们着急干什么?这样吧,我明天就找打井队去你们那儿打井,打好了井就可以开始了。”

贾马勒老人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表现得有点猴急了,就好像在催促陈牧似的,连忙不好意思的说:“明天好,明天我一定在村子里等着……呵呵,小牧,你不知道哩,昨天晚上我回去和村子里的人一说,他们都催促我快点签合同哩,唉,其实他们的心思也容易理解,就是想快点可以开始上工挣工资嘛。”

陈牧听见这话儿,真有点哭笑不得,这个……这个军心可用啊,所以他连忙点头承诺:“贾马勒大叔,你回去和村子里的老乡们说,只要井一打好,嗯,一天功夫应该能打好了……打井的时候我们也别耽搁,你让村子里的人明天赶着打车过来我这里运树苗,后天你们就可以开始种了。”

“后天开始?真的?”

贾马勒老人脸上的沟壑也不知道是怎么摆列组合的,反正肯定拥有着一套极其复杂算法,让他整个儿在那一瞬之间呈现出生动无比的惊喜表情,看着别提多有喜感了。

陈牧微微一笑,肯定的点头:“只要明天打好了井,村子里的人后天就开始干活,上工领工资。”

“太好哩,太好哩,实在是太好哩!”

老人呵呵呵的笑了起来,脸上跟朵花儿似的,就像是天上掉馅饼儿正好砸他脑袋上似的。

过了没多大一会儿,得了准信儿的老人又在加油站待不住了,说要回去。

陈牧真心不想老人这么颠簸,还劝他在加油站里歇歇,和维族老人聊聊天,吃点东西再走。

可老人就是坐立不安,嘴里答应了歇歇,可是屁股落到椅子上不到半个小时,就硬是又骑着小毛驴儿,急匆匆的赶回村子去了。

维族老人把老友送出加油站,转回来后对陈牧说:“这老东西,这回捡了个大便宜怕丢了,所以就坐不住了。”

陈牧无奈的摇摇头,心说怪不得这附近十里八乡总有些老人特别长寿呢,就凭着他们这份折腾劲儿,身子骨也比大部分人好,寿命自然也长。

维族老人又担心的问陈牧:“小牧,你这样帮他们,怕是要花不少钱吧?你们夏人有句老话儿叫做‘长贫难顾’,这一天两天倒还算了,要是这么一直长期下去,你的负担可是会很大的。”

这钱赚回来原本就是为了种树攒生机值的,既然巴扎村的村民能帮他种树攒生机值,那就花钱让他们种,陈牧自觉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他们这么做看在别人的眼里,或许又是另一种理解了,就像维族老人这样。

想了想,陈牧对维族老人安慰道:“艾孜买提大叔,你不用替我担心,现在我们林业公司能赚钱,这钱赚来了就是要花的,现在用来支持贾马勒大叔他们种树,我觉得也挺好的,不算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