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寻银记 李东南 1429 字 2022-11-19

宋林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倒也承情。可嘴里还是抱怨道:“你们的马车走的太慢了,一百多里地,我放开马跑,也不过一日功夫。若是按你们的速度,只怕今晚就得露宿了。”

“快嘴张”忙尽职尽责的做个向导。“宋爷,您放心,从这再往前走日落时分,就有客栈了,原本就是给澶州和长安镇往来的行人打尖住宿的。今晚歇一歇,明天起大早赶路,晌午时分就到长安镇。”

说着话,茶棚的老板端上来两盘酱肉,六个烧饼,又给他们续了一壶凉茶。可周珩和宋林根本吃不下酱肉和烧饼。

宋林的眼睛在桌上的瓜子花生上来回转,又不太好意思伸手,毕竟他刚才还抱怨,这是女人家磨牙的吃食。

覃竹心里明镜一样,这两个人都是锦衣玉食惯了的,喝碗粗茶也还罢了,路边的烧饼和不知卤了多久的酱肉,除非不得已,他们八成不会动的。

她笑嘻嘻的看着二人,把零嘴往前推了推,“周大人,宋大人,别客气呀,想吃就吃嘛,这些原本就是你们会的帐。”

宋林对于她不怀好意的笑容还有些心怀结缔,周珩已经从善如流的抓了把花生,剥了起来。花生米就着凉茶,果然让人舒服了不少。

覃竹心想,这人倒是挺自在,偷眼看去,暗道奇怪。晒了一上午,那边宋林的一张脸,已经晒的黑里透红,这位周大人,好似玉做的,虽然脸上也有些发红,可依旧皮肤细白如瓷。

都说京城里的贵人们脸上和身上顶爱擦香膏,也不知他是不是也擦了香膏。想到一个大男人给自己抹香膏的样子,覃竹打了个寒颤,收回了目光。

覃竹的眼睛不老实,表情也有些作怪,周珩瞪了她一眼没理她。一边剥花生吃,一边跟“快嘴张”聊天。

“老张,你说家里房子被海潮淹了。你不是住在长安镇么?难道海潮还进长安镇?”

“快嘴张”心里知道,这位周大爷,才是一群人中官最大的,地位最高的。

他忙应了声,“周爷,您有所不知,咱们长安镇大着呢,要比澶州城还大些。我们住在长安镇外的十五里坡,听名字您就知道了,我们那,离镇子里还有十五里地呢。

前年大暴雨,海潮来时,浪头足有三丈多高,从东南推过来,把海塘啊、七安村啊、还有我们十五里坡,全都淹了。听说,是渔帮的覃帮主调集上千个渔帮汉子,不要命一样,在镇外坡地上垒砌装砂石麻袋,足足干了一天一夜那雨才停,浪才退。”

想着当日的惊险,“快嘴张”叹了口气,我们十五里坡,原本也有几十户人家,都眼看着自己家被冲垮了。也就是渔帮人多力量大,否则长安镇怕也没了。后来听说,好些个渔帮的好汉都累得吐了血,还有被海水卷走的,也没救回来。”老张唏嘘了起来。

覃竹听他说起这些,默默把烧饼和酱肉往他面前推了推,“快嘴张”道了声谢,拿起张饼,卷了块酱肉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