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不能反抢成功,其战略意义同样非常巨大,因为由于前锋队员对对方持球人的压迫,使得对方的持球人出球会比较困难,不能第一时间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这就给自己的防守队员争取了时间,可以从容的布置好防守阵型。

只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有一利必有一弊,高位逼抢虽然效果明显,但是也有自己的问题。

第一,它对队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试想,虽然踢433的球队在对方半场投入的人数较多。

但是再多还是没有对方的防守队员多,想要对持球人和接应点都进行压迫,势必要跑的更多,付出更多的体力;

其次,高位逼抢要想有效果,不能只靠一两个人,那种高位逼抢只是一个形式,对方稍微一倒脚就能化解,没有任何效果。

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形成集体反抢的局面。这样一来,就要求大家必须有配合,要协同作战。因此,对于队员的意识和球商要求较高。

江南立业第六梯队的那些孩子们能做得到吗?

李宁刚才的那个问题问的就是这个意思。

老孙明白李宁的意思,不紧不慢的说道:“当然,你要是拿着职业球队甚至豪门球队的标准去要求,去比较,那这些孩子们肯定差的十万八千里。

无论是体能还是意识,他们现在都只是学到了一个皮毛,你说是花拳绣腿也不为过。

可是你别忘了,你的那些队员,他们的传接球能力和护球能力,也一样只是初级水平,你能确信他们能够破的了对方初级水平的高位逼抢吗?”

李宁知道,老孙又一次问到了点子上。

就像高位逼抢要想有效果必须协同作战一样,破高位逼抢也同样需要协同作战。

面对对方高速冲抢上来的队员,持球人不仅脚下技术要过关,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最忌讳的就是心里发慌,因为只要心里发慌,脚下动作势必就会变形,就会被对手抢断。

而且,由于对手是集体逼抢,所以要求破解高位逼抢也必须是集体行动,一个人持球,另外几个人要密切关注着对方逼抢队员的跑位,随时调整自己的站位,给自己的持球人提供最合理、最安全的出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