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但是在他们发出这篇报道后,几乎整个业内都在嘲笑他们。”

“因为在业内同行看来,不管这位中国天才到底有多厉害,他们都应该在他打过一个完整的赛季后再进行报道。”

“而且这篇文章的撰稿人马克森在文章结尾的最后一段,还连续用了九个“我觉得”来肯定这名中国留学生的实力。”

“因此,业内就更加觉得这篇报道不切合实际,只是想炒作了。”马克对斯特恩说道。

其实

不光是这些所谓的业内人士觉得

斯特恩在看完整篇报道以及听完马克尔解释后,也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马克,今天不是愚人节。”斯特恩有气无力地看着马克说道。

“不,大卫,如果光是这样,我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这种炒作,经常能够见到。”一边说,马克一边拿出了另一份报纸。

《宾州高中篮球联赛惊现神技——山姆高德》

“这也是最近这两天很火的一篇报道,还有,esn在昨天下午,已经播放了这段视频。”一边说,马克一边又掏出了一盒录像带。(你是机器猫吗?)

很快,在斯特恩的办公室里,斯特恩通过录像带观看了这样一段画面:

画面里,先是一名黄种后卫用一种斯特恩从来没有见过的运球技巧晃开了对手,完成了三分投篮,而接下来,一名黑人后卫用刚刚同样的方式完成了进攻

“这个33号的小孩我记得,叫科比对吧?他的爸爸叫乔,是一名前nba球员。”斯特恩看着马克说道。

“对,没错,大卫,那你知道这段视频里先出现的那名球员是谁吗?”马克反问道。

斯特恩摇了摇头,然后随即睁大了自己的眼睛。

“他就是苏,就是那篇马克森写的报道里提到的中国天才高中生苏。”

“虽然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打nba,毕竟光看这段视频,能获取的信息也太少了。”

“但是大卫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机会。”马克看着斯特恩说道。

斯特恩知道马克说的是什么意思。

nba与中国市场一直缺乏一座桥梁。

而现在

假设这位名叫苏枫的天才高中生能够架起这座桥梁呢?

在斯特恩看来,哪怕他未来打不了nba也不要紧啊。

想办法给他开个后门,让他来nba试训试训,找支球队让他打打夏季联赛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啊!

斯特恩感觉自己的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

而此时此刻,正在费城与科比苦练一对一的苏枫做梦也想不到

大佬,已经在他的小本本上,记下了自己的名字。

……

第二十八章 有史可查最早的苏蜜

由《费城晚报》记者马克森撰写的这篇名为“中国首位nba球员”的文章就像是一颗小石子砸在了平静的湖面上,惊起了涟漪的同时

好吧,辣么大个湖,当然是很快就重归了平静。

纸媒与电视在传播速度上完全没法与未来的社交网络相提并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过了足足5天,nba高层马克才注意到这篇报道的原因。

毕竟,《费城晚报》只不过是费城当地的一家报纸。

要不是马克森的这篇报道在业内看来拉满了嘲讽,估计斯特恩也不会留意到,原来在费城还有这么个有趣的中国高中生。

要知道,哪怕是esn播放了劳尔梅丽恩与切斯特高中比赛,苏枫与科比使用山姆高德时的片段,大家关注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了这项新的突破技巧上。

苏枫前世,“山姆高德”要火还得再等两年,但是未来哪怕“山姆高德”火了,山姆高德本人也并没有火。

道理很简单,因为山姆高德本人并没能在nba闯出名堂。

所以,这也是业内普遍认为马克森这篇报道不够专业的原因。

你要说在美国打篮球的天才高中生?

那还真不是这些美国媒体们吹牛,那人真是能每天都能给你揪一个出来,而且还不带重样的。

除非是科比、卡特、麦迪,未来辣个男人这种在高中时就频繁上主流篮球杂志、报刊的天之骄子,否则,在美国篮球界,鬼知道你是谁?

一个连高中篮球联赛正式比赛都没出场过的球员,在业内同行看来根本就不值得吹。

因此,在马克森的文章发表后,大家对马克森的冷嘲热讽可谓是一波接一波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nba高层马克才有机会注意到这篇报道,并留意到苏枫这个人。

所以,这就是缘呐!

马克与斯特恩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东西自然也与那些业内同行们也不同。

在马克和斯特恩看来,苏枫能不能打nba,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但是这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