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公共的定位,只要他们认定这些信息是对观众有好处的,他们都会制作,比如受众不大的教育类节目,制作周期很长的纪录片,甚至在电视上直接和油管主协同出演这些在别的电视台看来盈利和风评风险大的项目,他们都会制作。有很多反应霓虹社会百态的经典作品就出自nhk。
最大的优点就是,因为收广告费影响中立的定位,nhk没有广告。
电视台没有影响收视观感体验的广告,对民众来说是大加分项。
总而言之,对于霓虹民众来说,nhk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而对于搞笑艺人来说,对nhk的最鲜明的印象高度统一:抠门。
给艺人的酬金普遍只有六大电视台里最穷的东京电视台的一半水平,这不是抠是什么?
当然,这也和nhk没有纯娱乐综艺节目有关。请艺人们也就上上音乐节目做雏台,或者是看看新闻时事的vtr,做做反应。
这次辰己就是托自己在神舌上的金句的福,才接到《从话题中衍生的新闻》番组街头采访通告。
这节目的常规流程是:从社交媒体或者nhk官网的热门评论中选取世人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请来各方专家对这个话题的概念科普、前沿动态做讨论或介绍。
事前辰己调研过这节目,辰己觉得这节目最大的看点就是辟谣了。
“喂鸡喝牛奶能提高鸡蛋的蛋白质含量”,这一看就。。。好吧,不仔细想就是荒谬之词,仔细一想还挺有说服力的。
所以反复推敲很多情况都容易让人迷惑。
快到11点的时候,录制组人员跟随着拿着麦克风的辰己在东京塔周边游荡。
辰己的外景是针对这期节目“感觉周边看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个话题的延伸环节,对民众们进行调研和采访。
本次外景有两个点:港区的东京塔和北区的飞鸟公园。
上午在东京塔是因为年轻人和外国游客比较多,调研各色各样的人比较方便;下午选飞鸟是因为老年人比较多。
辰己不禁心里吐槽道:飞鸟明显是保守选项啊,这算不算是有选择性的做调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