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爷子的想法也完全正确,因为他用的物件比较平常。
笔架虽说是明代物件,但他只是榉木制造,档次应该算作是普通偏上,也就是当年小官小吏的用品。
笔筒更非常普通,只是个花梨木做的木质笔筒,并且面上还是素雕,实在没有什么品味可言。
如果没有比较,勉强能够过得去眼,稍作比较,就会感觉非常逊色。
镇尺是一对铁梨木的,重量不错,细腻不够,粗糙的纹理仿佛都扎手了。
笔洗应该算是不错,为大清乾隆年间五彩花卉,这个应该算作一个器物,但是和北宋汝窑的天青釉笔洗相比,距离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笔搁,磨床,水盂等等,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唯独画案上的澄泥端砚,那算是一件上档次的物件。
“师傅,除了这方澄泥砚,其他的物件全部送入西厢房,然后把昨天淘来的新品放在书房里面,对吧?”
走入宋老爷子的书房,杨超说道。
“臭小子,师傅就是这个想法,趁着没事,先把这些安置好了。”
跟在杨超身后的宋云哲老人,满面春风的回答杨超。
宋老爷子坐在了椅子上,杨超开始收拾文房。
器物都有历史的沉淀,每一件都有一定的价值,杨超收拾起来也特别细心。
“大早起的,你们这是在折腾什么?”这个时候,踩着高跟鞋的宋元春走入了爷爷的客厅。
“春妮,来的正好,帮助杨超搬运文具。”宋元春到来,宋老爷子说道。
文房用品,都是小件,杨超一个人还真够忙乎的。
有宋元春的加入,立即显得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