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又快又好,他都不敢说自己能比苏玉阳纳的好。
乡下人穿的,没那么多讲究,就是结实,耐穿,稍微条件好点儿的,也就多追求一个舒服。
苏玉阳这鞋底子,算是完全符合他们乡下人的要求了。
而且这速度快,就意味着可以多做点儿。
做的多,自家穿不完,就能拿去卖,好歹也是些银钱。
陈家人少,所以不管老女老少,都得能挣钱,当然,陈贵娘是个例外。
从前陈母和张氏两个,田里的活儿,屋里的活,都得能干,如今加上苏玉阳也是如此。
从前陈母忙完田里的活儿,回家闲着就编一些箩筐拿去卖,或者是在山上砍树,做点儿家里用的木盆木桶之类的。
张氏农忙也帮着做田里的活儿,农闲做完家里活儿就纳鞋底,做布衫,然后拿到镇上去卖。
陈母是在镇上集市摆摊,张氏是直接送到成衣店去。
那里收他们做的鞋底子,然后做成成品靴子再卖,一些布衫也是直接给他们布,让他们加工一下,拿去卖,那些好料子的东西,自然不会交给他们做。
好歹也能换几个银钱,补贴一下家用。
这读书是最费钱的,就算是有陈家的老人留下的钱,也是不够的。
更不用说张氏和陈母什么都想要给陈贵娘最好的,每天一个鸡蛋就不用说了,隔三差五的还要割肉,炖鸡汤给她补身子。
反正陈贵娘每月回家的那几天,就没吃过不带荤腥的。
这花费摆在这里,自然是要想法子多挣钱了。
原想着苏玉阳才进门就病怏怏的,不是个顶用的,现在看,就啥事儿不干,蹲家里纳鞋底子也能挣出他自己那一份口粮,倒不是个吃白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