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一时间无语,暗想她自己嫁来王府时,以及为四爷筹备婚礼时,催妆盒子不都是四样,也没听谁说过不吉利,“母亲的意思是……”
“翻一倍才好,拿到侯府去不至堕了王府的体面!”老王妃“啪”地合上册子扔给崔氏,“其余的我不再细看,你自己需多上心,毕竟是王府娶正妃,需处处体现王府的气派,切莫让人挑理,说咱们小家子气!”
崔氏动了动唇,只躬身答道:“是。”
老王妃又想起一桩:“新人的喜服,是哪里做的?”
崔氏忙道:“怕咱们王府的绣娘手艺拙,已向祥云坊定下,让他们用最好的面料、最时兴的样式、最好的工艺师傅,不计银子,务求精益求精。”
她自以为这差事办得妥帖,定能得婆婆几句赞许,熟料老王妃听后依旧摇头:“祥云坊能有什么好手艺!为何不去请陈夫人做?”
崔氏心中有些失落,如实道:“母亲,陈夫人虽说手艺精湛,但这两年年纪渐长,自觉老眼昏花,拿不得针线,已然不再制衣了。”
“那是旁人请不动她。”老王妃倨傲道,“你拿着我的拜帖去拜访陈夫人,务必请她亲自出手,替新王妃制一套独一无二的凤冠霞帔来。”
崔氏只得应下,想了想又向老王妃谨慎建议道:“王爷大婚当日,前来观礼的名门望族众多,晚宴更需盛大隆重,咱们王府的膳房怕是不能担此重任,媳妇想着,不妨请西京第一酒楼揽月楼的大厨前来掌勺,也能彰显王府的气派。”
“这才是用心了。”老王妃道,“那就安排人去请罢。”
崔氏终被婆婆夸赞了一句,心下略安,又忙不迭抛出另一个主意,“新王妃是个爱热闹性子,不妨再请个戏班子来,在王府后花园水榭上搭台唱戏,也算全了新王妃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