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皇后抱着朱祁镇来了,已经一岁多的小孩子长得粉嘟嘟圆滚滚,因为被立为太子所以身上的小袍子都是明黄的,与上首他那天下至尊的父亲一样。因为曾经照顾过这个孩子,加上他又那么讨喜,所以知梦与胡氏的眼神便不自觉地追随过去。
小孩子在孙氏怀里探出头,圆溜溜的大眼睛咕噜咕噜转着,被人打量的同时他也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人,忽然看见知梦和胡氏便咯咯笑了,在孙氏怀里挣了又挣,两只小手臂奔着她们的方向,眼看挣不脱便放声大哭,引得众人侧目。
一直肃穆着脸孔的张太后发了话:“难得太子是个记恩的孩子,抱他过去到两位仙师面前沾沾福气。”
小孩子被放到她们俩怀里,还口齿不清的娃娃嚷嚷着:娘娘娘娘……
谁也不知道他内心里是如何断句的。
烟火和大年夜那天一样绚烂,一样稍纵即逝。
晚宴很快结束了,怀里的小孩子还紧紧揪着她们两人的手不放,胡氏神情也有些不忍,知梦便一点点掰开朱祁镇的小手:“毕竟殊途,早分为妙。”
宫女抱走朱祁镇的时候他哭成了一个大花脸,伸着小胳膊奔着知梦和胡氏使劲儿,天寒地冻的节气里孩子的哭声特别让人动容,尤其还是一个皇太子,除了动容,还有很多人悬着心。
胡氏又看知梦,笑了笑。
席散了,各人都往来处去了,知梦和胡氏的路是回到长安宫。在回廊转角处两人遇见了朱瞻墡和王妃。以前见了大家好歹都有个名分知道如何行礼,如今却是尴尬起来了,襄王妃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眼神也不知道看向哪里。
“仙师!”朱瞻墡亦双手合什。
知梦与胡氏也同样回礼。
仍旧是擦身而过,朱瞻墡的脚步仍旧是顿了顿,不自禁回头瞧去却只看到两道纤细的背影。
“两位仙师愈发仙风道骨了。”襄王妃高氏低声说道。
朱瞻墡淡淡扫她一眼她便识趣地闭了嘴低头走路,只看自己的裙角儿。
这一场宴席之后孙皇后不知道心里作何想法,总之不论大小,逢宴必下请柬,知梦和胡氏去了两次索性称病闭门,称病几次之后似乎真就开始不舒服起来,先是轻微的头疼,以为是最近经常进进出出冻着了也没放在心上,服了女尼们煮的常见汤药也就完了。
头不疼了,全身却像被抽了筋一般酸软无力,胸口总像有什么东西堵着,每一口气都要抻得长长的才行,胡氏急了,让女尼们去让长安宫外的太监去请太医,知梦当时喝了药刚睡下是以也不知道,醒了只听外面低低的说话声。
得知是太医来了,知梦说不用,不过是快换季的常见病症而已,胡氏却急,只扶她坐好又要放下帘子好让太医来诊治。
太医与胡氏说了什么她不知道,但是胡氏那有些担忧的神色知梦还是想不看见都难。
“怎么,不能治了?”知梦笑问。
已经齐肩的头发在脑后系成一束,长长的丝绦发带直垂到腰际。
“义净,你,怕死么?”胡氏问道。
知梦摇摇头:“不是死,是解脱,但愿这次是真的吧。”
口气平平淡淡,惹得胡氏红了眼圈儿。
那一年多从未有男子踏足过的长安宫里终于来了贵客,怕吓着人似的特意换下了象征身份的龙袍穿上一袭普通士人的穿着。
胡氏正帮知梦梳头:“义净,你……还有什么心愿么?”
知梦对窗坐着,窗外阳光明媚,一转眼四月了。
“人间四月,是芳菲尽谢的时候了。我没什么心愿,这辈子该做的事情我自己都做完了,不过,也有一件。”那样灿烂的阳光却让她只觉得冷。
“我帮你去做。”胡氏说道,看着手里这梳下来的一些头发,她声音里带着一点点哽咽。
“好啊,如果你有机会去香泉戍,就帮我去给椿芽儿姐姐的坟填一掊土吧。那地方很好找,有许多花许多小石头,还有一棵很大的香椿树,树底下就是椿芽儿的坟,这些年了,坟上定然长了很多草,你帮我清理清理,再跟椿芽儿说声对不住。”知梦说完想想又笑了,“对不住这句还是等我找见了她自己跟她说吧,比较有诚意。只是不知道十几年不见她是否还认得我。”
胡氏红着眼圈匆忙用丝带把知梦头发扎好:“我去把木梳放好。”
一转身便见着了槅门外站着的那抹灰蓝。
“陛下……”胡氏轻声开口。
窗边坐着的人也回过头,对着灰蓝的人唤一声“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