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电转之际,她在肃方帝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强自镇定地道:“皇上,惠和本性天真烂漫,梁大人年长她许多,只怕不合。”
肃方帝闻言,却哈哈大笑,一面起身亲自要来搀她起来。
“惠和也是朕的女儿,她是何等性子,朕焉会不知?”他似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将自己心中打算一一说了出来,“你可知,梁思齐手下掌管着几个军营,共计多少人马?”
皇贵妃一怔。
肃方帝已继续说了下去:“十万,梁思齐手下足足有十万大军!”
“……皇上……”皇贵妃听到这,心中微动,一阵叫人喘不上气来的压抑跟紧张就此涌上心头。
肃方帝还在缓缓说着:“整十万大军,就这么放在梁思齐的手里,你说叫朕如何安心?”他说着,松开了抓着皇贵妃手腕的手,转身重新在书案后的雕花宽椅上落座,神色怪异地往后一倒,就这么靠在那将自己的心思展露在了皇贵妃面前。“他十余岁便开始建功立业,军功之重,犹在满朝武官之上。他手里的兵马,是他真刀真枪。一点点拼杀回来的。”
“朕若想要一气收回,没点由头,如何行?”
“满朝文武,那么多双眼睛,可都日夜盯着朕的动作呢!”
“这兵符,竟像是收不得。”
他一连说了许多话,忽然拔高了音量,面带得色地道:“可若他尚了公主,这兵符那就是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论辈分。他生生矮了朕一辈;论君臣,朕是君,他是臣;论规矩,他握在手中不肯放的兵符,合该交出!皇恩浩荡。赐长公主于他为妻,此等殊荣,他只能高高兴兴地给朕受着!他若不肯,那朕就连兵符带梁家,一锅给端了!”
话说的急了,肃方帝不禁轻声喘了几息。
站在宽大书案跟前的皇贵妃一颗心则听得“怦怦”直跳,速度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响。
她被惊着了。
梁家若有心要反,岂会等到今日,早在昔年庆隆帝仙逝之际,便可拥兵而起。
皇贵妃暗自深吸了一口气,勉力辩道:“梁家断不敢生不忠之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二字。生来便刻在了人骨子里,梁家面上看不出端倪,私底下指不定早已生了异心,只候时机罢了。”肃方帝冷笑了声,然后斩钉截铁地道。“梁家的骨头最硬,朕只能狠狠心将惠和送出去,你不必再说,朕心意已决。”
皇贵妃见他说的决绝,不由霎时方寸大乱,哀声求道:“皇上,皇上不可呀……”
“有何不可?”肃方帝霍然起身,重重拍案,将上头层层叠叠的奏章震得东倒西歪,“她既身在皇家,自是身不由己,眼下这等时候,正是该她出面之时。”
身在皇家,身不由己。
这样的话,皇贵妃也曾同纪桐樱说过不下一回,然而此刻听起来却似乎尤为的刺耳尖刻。
她咬破了唇,只觉口中一片腥甜。
“罢了,你且下去吧。这件事朕自会择日下旨,你不必再过问。”肃方帝皱着眉头,拂袖一挥,“下去吧!”
皇贵妃焉能就此作罢,她若是就这么走了,可就真的是眼睁睁看着女儿来日下嫁个半老头子了。
嘴角翕动,她飞快地道:“皇上三思,若要夺梁思齐的兵权,并非只有让惠和下嫁一条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