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强强联合,取长补短

这些人可以看做盗墓团队的工程师,他们掌握了最实用的下墓技术,对各类设备也颇为精通。

“腿子”在团队中也是不可替代的,作为盗墓现场的负责人,他们更多是指挥别人,自己很少动手。

真正参与到下墓和挖掘工作的,其实是整个盗墓团伙的最底层,也就是“下苦”。

他们往往是团伙雇佣的当地农民,或者是刚刚入行的新手。

“下苦”干得活最多,但是收入却不高,事成之后并没有分红。

在盗墓的过程中,参与挖掘的“下苦”也需要明确分工,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这些人可以分为踩点、望风、掏洞、安炮眼和摸宝等职业,他们在配合之下完成盗挖工作。

有了近乎职业化的分工后,盗墓团伙的行动效率会明显提升,利益的分配也会更加明确,变相增加了办案的侦破难度。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虽然盗墓团伙的专业性在不断加强,但是官方的办案能力也今非昔比。

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一直维持在高位,盗墓的风险绝对是与日俱增。

为了避免暴露,国内的盗墓团伙建立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圈子。

这样的圈子可以方便他们在全国流窜作案,大大降低长居一地后露出马脚的可能性。

而且盗墓团伙销赃的时候,必须在远离作案地的外省进行。

这样才能和官方的侦破行动打时间差,这也要求他们彼此间建立联系。

最近淮南警方曾经抓捕了一个大型盗墓团伙,其中的盗墓者交代,他们有众多“圈内人”的微信群。

盗墓成功后,可以通过联系相关人员,从特定的渠道把墓葬送出去。

而且建立圈子后,只要某一处墓葬遗址被一个团队探测出了准确的位置,就会有多个盗墓团伙蜂拥而至。

一些大型的墓葬群不是单个团队能搞定的,唯有“强强联合”才能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而且盗墓贼形成全国范围的联动后,有利于他们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对方在盗墓上的优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