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长安,一个真实的长安。

武顺背着包袱,下了商队的马车。她一手牵着儿子贺兰敏之,一手牵着女儿贺兰敏月,站在街头有一瞬间恍惚。她想要联系在皇宫里当宠妃的二妹妹,好让妹妹给她搞点钱和房子。

但是皇宫的守卫很森严,巡视皇城的金吾卫个个生得人高马大。光是一群带刀的官爷打马路过, 足够吓得人心肝颤。

武顺刚好遇到他们在巡逻,赶紧牵着儿女,在路边避让。她的眼神微微收敛,她说自己是应国公的嫡长女, 口说无凭, 谁信啊?万一二妹妹眼神不好, 认不出她呢?

姐妹几人分别已经有十几年了。

耶耶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弄什么信物之类的。当妹妹的不一定能认出姐姐的相貌,但是当娘的一定会牢牢记住儿女的模样。

武顺退而求其次,想要找到母亲杨氏。

她见路面有很多卖卖报纸的小童,应当是对长安熟门熟路的本地人。她忍着肉疼,咬牙花了五文钱买一份报纸,顺便问:“这位小哥,请问你知道应国公夫人住在哪里吗?我是她的长女,姓武,回来认亲的……”

“应国公夫人?”小哥挠了挠头,他琢磨着好像有点熟悉,“应国公夫人……不就是东家夫人的娘家嘛!”

郭孝慎娶了武家三囡,又长年累月奉养丈母娘,在坊间是出了名的孝顺女婿。只要是听说过的人,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若非他是商人,说不定能举孝廉,混个官职玩玩。

卖报的小子在前头带路,把武顺一家三口带到郭家的书坊。武顺旁敲侧击打听清楚,心里又是一番羡慕,原来大名鼎鼎的《大唐周报》由她的三妹夫在长安售卖,一看就很能挣钱。

话说三囡结婚的时候,曾给她寄了一封信,讲了大概。她见妹妹嫁给商人,嗤笑一声,瞧不起人,连回信都没有捎过去长安。

谁知道人家现在过着好日子,反而她成了寡妇。

“阿娘,我饿,我饿。”

“阿娘,我想吃古楼子,我走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