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灯。

传说月宫中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月神居住的宫殿又名“蟾宫”。眼下此情此景,有桂花有蟾蜍,不就是蟾宫折桂的模样吗?

这寓意多好啊!

太平公主不够高,好心的薛绍帮她把桂花摘下来,装满了她的荷包。作为交换礼物,她让宫人把高处的蟾蜍灯摘下来。按道理,来这儿玩的人们不可以私自损毁或者带走皇宫的花灯,可谁让太平公主是天皇天后的亲女儿呢?

她拿了家里一个灯笼而已。

太平可理直气壮了。

她害羞地看向少年,道:“我把此灯送给绍表哥,愿绍表哥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她觉得他帅,想每年都和他一块儿过节。

薛绍:???

他在某个瞬间想岔了,公主送他蟾蜍灯,是不是想说他“癞□□想吃天鹅肉”?

天地良心,他本人完全没有这种想法!

三条腿的蟾蜍多丑啊,做灯笼的匠人走写实风格,花灯的纸上面糊着一个个大疙瘩,实在是称不上可爱。隔壁的兔子灯就不一样了,又白又圆,小白兔还穿着花衣裳呢。

就是兔子的大板牙有点大,眼睛太红,大晚上瞅着有点瘆人。这么对比下来,嘴巴衔着铜钱的蟾蜍倒没那么可怕了。

“不知绍表哥吃了月饼没有,我特意带了饼过来。”

正在薛绍脑洞大开的时候,太平让身后的宫女把食盒递上来。她从亲娘那里要了一盘饼,这会儿总算到了献宝的时候。

为了拉近距离,她自己先捡了一块吃着:“……阿娘说这个胡饼在中秋节吃,所以应该叫月饼更合适。这个酥皮印红花的,是奶酪掺玫瑰花馅儿,口味清甜。若是表哥不爱吃甜的,这个烤得金黄的是火腿馅儿,咸香也挺好吃的。”

时人没有月饼的说法,多称为胡饼。在贞观一朝的时候,太宗皇帝喜欢在中秋节给大臣赏赐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