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妃得杨太后照拂颇多,她真心实意地为老姐妹伤心一场, 转头又为自己的闺女担心。
三年又三年, 一个姑娘的青春能有多少个三年?
办完杨太后的丧事, 萧靖对杜太妃说:“小娘娘抚养过朕数年,朕为她守孝,那是应当的。志冲只比朕小三岁,是个大姑娘了。若这三年内志冲遇到合适的人,结亲也无妨。”
“陛下仁慈。”杜太妃应道。
公主如果再守完三年孝期再订亲,等走完六礼,岂不是要拖到三十岁都不一定能嫁人?
志冲谢过哥哥的心意,哥哥许她结婚,可惜她没有遇到心悦的男子。官家如此孝顺二位母后,不知何时起了这般流言——
“皇帝欲光耀章懿太后的门楣,欲把鲁国长公主下嫁李家。”
李家,便是赵祯生母的那个李家。皇帝待养母如此之好,没道理对亲生的母族视而不见吧?
李家是什么家庭背景?
当年李氏尚未入宫的时候,李家是靠卖纸钱为生的人家。后来李氏产子,先帝让刘娥抱养赵祯,对外说刘氏之子 。作为补偿,先帝让李氏的弟弟补了三班奉职的武官职位,李家因此入仕。
如今章懿太后的侄子李璋担任殿前都指挥使,为人忠孝,比较得皇帝信任。
志冲见过李璋几次,处于那种“我知道他是谁,但我和他没说过话”“他是哥哥的表弟,但他和我不算正经亲戚”的陌生人关系。
“求陛下不要把公主下嫁李家。”杜太妃听着外面的风言风语,气极了,“吾儿与那位指挥使之间并无私情。”
不要怪杜氏势利眼,李家并非豪族,连读书人家都称不上。虽然天子的亲舅舅李用和有了官身,但是李家人在东京住的是出租屋!
他家穷得连个房子都没有,就想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