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苏洵他不是。
苏洵挠了挠头发,不好意思地说:“我二十五岁才捧读经义,之前不过是胡乱混日子。要是叫我一次考中,这才叫没天理啊……”
欧阳修:我原以为我已经够天才了,原来有人比我更天才啊。
要是苏洵从小认真读书,这人得厉害成什么样子?
欧阳修给皇帝回信:“我认识一个人,祖籍眉州眉山的苏洵,年纪不是很大。他虽然没考上科举,但是他的文章写得很好,词一般,但诗很棒。他工于书法,擅行草,家里世代会弹古琴。他亲自给二子轼和辙启蒙,应该是会教书的。我把我的琴拿出来,苏洵弹的《文王操》……”
萧靖收到欧阳修的信,刚开始一看——
这个人连科举都没考过啊?
仿佛没有大学文凭,来教他闺女?
官家不是特别满意,他认为科举成绩是古代含金量很高的一个文凭,能代表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他再往下看,欧阳修说苏洵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字叫轼、一个名字叫辙。
“欧阳修是不是收钱了?我给他出双倍!怎么有人给儿子取那么奇怪的名字呢?”萧靖把信递给张嫣看,“我看咱家闺女的名字起得真好,一听就特别有福气。别人家里轼和辙,一个叫车把手,一个叫车轮印,都不好听。”
张嫣赞同地点头:“苏轼、苏辙……是很奇怪的名字啊。”
“什么,苏轼和苏辙?哦,对了,他家姓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