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地很凉,凉漫开来,沁入她的骨头和四肢。她完全睁不开眼,无力地躺在那儿。
作者有话说:
私设程氏是突发脑溢血。
历史上虚岁十九的苏轼和十七岁的苏辙顺利通过礼部会试,但是没参加那一年的殿试。因为程氏在那个时间点死了,兄弟二人丁母忧。
有参考宋朝婚俗,有参考帔坠的资料。宋朝的彩礼是很高的,男方给的彩礼高,大多数情况下女方出的嫁妆要更多。范仲淹在初订《义庄规矩》时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意思是族人要嫁女儿,老范愿意赞助三万块,姑娘二婚再嫁,他赞助两万块;族人要娶媳妇,老范出两万块,如果男子二婚,老范这回不给钱了。
又比如苏辙本人,他对自家闺女真的巨舍得。徽宗初年,小苏把自己的地卖了九千多贯(即使通货膨胀,应该相当于大几百万人民币的消费力),将这笔财富全部给女儿做嫁妆。小苏脸上笑嘻嘻,关起门来写日记,说自己“破家嫁女”。大概这就是老父亲的惆怅,女儿要嫁人,他不但伤心,还要给女儿多出嫁妆撑场面,没了好大一笔钱。
第694章 赵祯无遗憾(106)
◎宋仁宗的长女出手救人◎
大福早早打听到礼部会试的日子, 打算那一日去苏家送一送大苏小苏两位哥哥。
她心想,以苏轼和苏辙的才华, 应该能考中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是今年会试的主考官, 他一向讲究公平,不会因为考生身份的高低来给卷子评分。
一切全凭真才实学。
“欧阳先生是有才之士,他既懂诗文, 又会作文章。”
大福跑去旁听弟弟的课,因而见过这位翰林学士兼太子太傅。皇帝请欧阳修给太子当老师,世人以为欧阳修才学惊人, 却不知是因为许多年前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