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这一日,萧靖的目光投向四周,在苏轼的身上停留了一瞬。他眯起眼睛,看到后排有一个年轻人,此人长得和苏轼有几分相似,应当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一众考生们领到题目,先做笔试,笔试结果由考官们大致排列名次顺序,再交由皇帝作最终评价。皇帝可以调整考生的名次,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对亲自对笔试成绩优秀者进行口试提问。

毕竟会写文章的人,不代表会当官。谁当状元,谁当榜眼,谁是探花,一定要拿出具体理由,才学足以服众。

萧靖:我瞅瞅,待会儿要提问谁。

萧靖:这一年科举……嘶,好像大佬不少啊。

北宋嘉祐二年的科举考试,全国报名人数四十万,录取进士大约三百人,录取率不足千分之一。这一年参加考试的考生当中,唐宋八大家占了三人,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

另外还有一个叫张载的考生,他在眼下的名声不显,但是他有一句名言,让后世好多人记住。他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张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巧的是,这一届科举考生当中还出了另外一个理学家。

程朱理学的开创者程颢,小程年方二十五岁,看起来还挺靓的,不是教科书上皱巴巴的小老头。

半个时辰之后,有官员将诸位考生的卷子全部收上来。萧靖拿到卷子,扫了一眼,老张应当是一甲,小程文笔稚嫩,还欠一些火候。曾巩考得不错,萧靖留意到另外三个姓曾、和曾巩同一祖籍的考生。

不知道是不是曾家亲戚。

若都是一家亲戚,曾家的教育水平真的很了不起。在四十万考试大军当中,他家居然能杀出来四个决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