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也是同款可怜表情看向无所不能的姑父,“姑父,铁牛也想吃火烧。”

周恩瑾拿一大一小没办法,“我想办法弄点驴肉,不过火烧可能没办法。弄回来冷了也不好吃。”

“火烧我来想办法。”反正院子大,不如在后院做一个面包窖,既可以烤火烧也可以烤些其他的东西来吃。

之后周恩瑾要去部队领中秋福利,铁牛的东西他背着。姜安宁和铁牛手牵着手去部队门外等周兴海。

等了大概十分钟不到,周兴海就到了。他还是老样子,呆呆的,鼻梁上一副黑框眼镜,眼神无神,总是给人神游天外的感觉。

姜安宁知道那是他脑子里一直在想研究的事,指不定和人说话的时候,脑袋里也在思考今天的玉米为什么黄了。

“小婶。”周兴海推了推鼻梁上眼睛,喊了一声,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这是你让我找的资料,研究所所有关于鸡鸭养殖的资料能借出来的都在这里了。”

“谢谢,你这是帮了我们工厂大忙。”姜安宁不过随意浏览了下,就看到好些有用的信息,心里对未来海鲜鸭的批量养殖更加有信心。

海沙岛和羊城附近虽然有大队养殖海鲜鸭,但方法大多非常原始,几乎靠天吃饭,对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不多。怎么样预防疫病,怎么样养殖海鲜鸭才能长得又快又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借鉴的资料和方法非常有限。

周兴海带来的资料里提到海鲜鸭的很不多,但比姜安宁自己找方便。最重要的是,虽然没有专门养殖海鲜鸭的书籍,但是里面有养殖鸭的资料。

海鲜鸭也是鸭的一种,只不过是吃食不一样,总归离不开鸭的范畴,这些资料也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