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兴字辈,兴安,兴邦,兴国,兴军,这几个我觉得最好,你要是不喜欢,还有其他的名字。”
信纸上密密麻麻十几个名字,都是周恩瑾利用空闲时间,苦思冥想的,查了不少资料,每一个名字都有它的寓意。
丈夫取的名字很有这个年代的特色。姜安宁对大名没有太多的想法,觉得都还不错。
“我觉得叫兴安最好。”门被推开,王福花满脸笑容地抱着外孙回来,听到女婿的话,说出了自己最中意的名字,“平平安安多好,是吧,乖外孙。”
小家伙听不懂,只知道朝着姜安宁傻乐。
刘婶和姜安宁想法差不多,“这四个名字都挺好的,寓意也好。和周家几个孩子也”
周恩瑾想了想,“要不就兴安吧,我也觉得兴安最好。维护国家安定,平安顺遂生活。”最重要的是“安”是安宁的“安”。
“维护国家安定,平安顺遂生活。周兴安。”姜安宁在心里默念,越念越觉得这个名字很贴切,“就这个名字吧。”她凑过去逗弄王福花怀里的小家伙,“是不是啊,小兴安,喜不喜欢这个名字?”
小家伙只知道张着嘴巴笑,口水留下来了都不知道,姜安宁用手帕给他干净,握着他的小手道:“不反对的话,以后你就叫周兴安了。”
小家伙张着葡萄似的大眼睛,拍着小手傻乐。
“小名呢?”王福花抱着外孙,问自家幺女。
大名太正式了,小孩子不容易压得住,还是要取个小名。小孩子三岁前都要用小名。
姜安宁虽然觉得是封建迷信,但王福花坚持,反正只是一个名字,也没必要争执,她想了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名字实在太难想了,干脆道:“就叫安安吧,大名周兴安,小名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