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脸上布满皱纹,泪流不止,更显得可怜。他动作艰难地磕了个头,哭声不止。
路边的窃窃私语声更大了。
“啊,我认识他,他是我隔壁的刘老头,只有一个儿子,参军去了,连媳妇都还没娶。”
“你说怎么天天打仗?之前和黎兰打,好不容易打赢了,现在又要去打寇贼,这要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有人混在人群中大喊了一声:“撤军!不要打仗了,让我们的好儿郎回来!”
有个出头鸟带头,之后就有人跟上:
“对,不打了,打仗是要死人的,让这位老大爷的儿子回家!”
“我儿子也在镇北军,大人,求求你,别让他再去打仗了。”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不能退,你们都忘了之前寇贼是怎么对我们的吗?他们之前屠了我们一座城!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当年我爷爷就是被他们害死的,他们是魔鬼,还会吃人。”
“你都说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他们可不敢来咱们大祁。”
“就是,你们家没孩子参军才说得出这话,你看那大爷多可怜啊。”
“现在都快过年了……”
“过年”这两个字,好似总能牵引起人们的愁绪,越是万家团圆的时刻,越不能容忍半点缺憾。
反对的人本就势弱,大杀器一出,更是讷讷说不出话。
沈明欢骑在高高的马上,与跪在地上的老人相比,他本应是更强大的一方。
然而知道内情的顾成霖、陆绥平等人抬头看他,只觉得千夫所指之中,沈明欢的身影格外瘦弱。
自始至终形单影只,在这泥泞不堪的浊世踽踽独行。
打破这场混乱局面的是一个小孩的哭声:“娘亲,我要兄长,我要兄长……”
“不许哭!娘亲同你说过,你兄长他战死了,他回不来了!”女人冷酷的声音中同样有着无法忽视的悲伤,小孩哭得更大声了。
沈明欢沉默片刻,翻身下马,缓慢地走到老人面前,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中弯腰将老人扶了起来,“老人家,我……”
他语气涩然:“我会尽全力,让您的孩子回来,从明年开始,他可以每年都和您一起过。”
“你说真的?”老人激动地握住沈明欢的手。
“真的。”沈明欢温和地看着他:“我向您保证。”
第42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42)
马车施施然停在应醉楼门口。
“你怎么了?”沈明欢瞥了一眼陈信, 他看上去魂不守舍,下个马车还险些跌倒。
陈信茫然地眨了眨眼,恍然意识到自己的表情悲戚到可怕, 他微微低头, 尽量平静地说:“百姓蒙昧,故心有绝望。”
沈明欢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想了想,道:“昔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应当比你更绝望。”
不是因为民生疾苦, 而是因为那些懵懂的、未曾开化的、像妖魔也像野兽的眼神。
那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 所以圣人穷其一生, 有教无类, 将知识的种子撒遍世间每一个角落。
他教世人何为“仁”、何为“礼”,何谓“美德”, 何曰“君子”。
陈信愣住, 陆绥平也愣住。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每一个读过《论语》的人,都是他的弟子。
先师敢为天下先,他们的路已经比当时好走太多,如果这时还没有前行的勇气,岂非又要让圣人绝望一次?
沈明欢没有理会两个发呆的文人,他从袖中掏出折扇, 跨过应醉楼的门槛。
陈信木木地看着这人不曾回头的背影,好似听到这人笑语盈盈地对他说:“去启民智吧,去让后世的读书人,不必再因此而绝望。”
陆绥平拍了拍他的肩膀,“陈信, 这件事很难,但是——”
不要因为难就不去做啊。
“我,还有曲兄、卢植兄……我们都会帮你。”
陈信转过头,对他笑了笑:“我们一起。”
骆修远还是灵王时,出于谨慎,他和下属之间有非常复杂的消息渠道,甚至和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联系方式。
他成为皇帝后还沿用了一小段时间,后来下属们发现沈明欢对此完全不关心,他们东防西防像个傻子,于是慢慢废弃不用。
毕竟虽然安全,但是真的很麻烦。
时至今日,骆修远的下属有事找他,要么坦坦荡荡地写信,要么光明正大地进宫。
所以骆修远收到许久不用的渠道传来的请求见面的消息时,一度有点懵。
不是,要求见他,直接入宫啊,难不成还是常茂不让进?
再一看传信的人,骆修远就明白了,是沈铎。
世人皆知沈家家主的位子换了个人坐,沈明欢违背祖训,谋权篡位大逆不道,前家主沈长卿将他逐出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