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衣物和其余用品,还没来得及。”
“好在营地里原本剩下一些东西,护卫们也不挑,将就凑合用着。”死了那么多人,营地原本留下的物资不少,秦善也没让人收走。
卫曦音默默听着,这些也没办法,如今坞堡里物资暂时不缺,但坚持不了多久,自然要省着点用。
她又四处看了看,发现情况比她想象中还好,操场不远处有间小库房,里面堆放着昨日领到的粮食,和大量的衣服用具等,完全够他们几十人用。
卫曦音目光闪烁,不由问道:“咱们的人就这样占了一处营地,隔壁的可有不满?”
隔壁自然是指东南侧营地的那些人。
大家虽同属卫氏一族部曲,但一边是族地的人,一边是上京的人。
常鹰不明所以,但还是老实回道:“回女郎,将西南营地让出来,是秦善的意思。”
族地的部曲,一直是由秦善在统领。
朝廷对官员私养部曲,其实有严格的人数限制,要不然谁知道你是不是在屯兵造反。
卫暨官至中书令,可养部曲人数是两千人,其余官员少则百人,多则最多千人。
这还不是按人算,而是按家族,同族按最高规格人数。
比如卫暨养了两千部曲,其余卫家人在朝为官就没名额。他身为族长,又是卫氏一族在朝的领头人,只要他在一日,家族自然以他为首。
当初卫暨选准时机辞官离京,除了他年事已高、精力不如从前外,也是因三房和四房的几个长辈,有的在任上已经待了十余年。
因为朝廷制度(同族不得同时任职重要职位,不得为上下级关系),一直无法晋升。
卫暨选择急流勇退,扶持三房和四房上位,也是为了大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