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儿郎果然名不虚传,侄女见到那几位同辈的赵氏子弟,各个都是人中龙凤,处事不惊,气质沉稳……”

这话说到卫明渊的心坎去了。

自家的那些郎君们少的就是这份沉稳。

“不过,咱们卫氏儿郎也不差的。”

卫曦音想了想说道:“堂兄弟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大家成长环境不同,造就的性子不同罢了。”

卫明渊面色稍霁,“确实如此。”

天色已晚,两人还在堂屋里坐着。

卫曦音思忖片刻,“照理说三叔伯在,不该由侄女出面去和赵氏族人交涉……”

“虚讲这些礼仪做甚?”卫明渊出声打断,慢条斯理地道,“赵氏里聪明人不少,明日定会有所动作,此番需让他们明白清楚形势,谁出面都是一样。”

侄女的行事他明白。

两方素有旧怨,若是直接表明身份提出索要军粮,定会引起赵氏心生抵触,不愿配合。

就算利用武力镇压,但等他们一旦离开莫县,赵氏族人事后越想越气,极有可能在他们注意力都在广平时,在后方添乱。

那不如从一开始逐步施加压力,利用中山军释放压迫,让他们心怀忐忑地自己猜测。

在逐渐变坏的环境中渐渐麻木和失去警觉。

一步步地逼迫,等他们自个儿明白过来,心甘情愿奉上粮食。

赵氏族人聪明人居多,想来不用几天就能反应过来。

而大军不会在莫县久留,筑建好边境防线,搭建好营地就要即刻举兵前往广平。

侄女只怕明日就会有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