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暨盯了半晌,越看此人越觉得眼熟。

他冷不丁地开口:“我瞧董壮士颇有些面善,阁下可是京都人士?”

此话一出。

屋子里的三位小娘子抬起了头。

都露出了诧异的目光,下意识地抬眸看向坐榻对面。

卫曦音心思百转,祖父难道认识此人?

董之尧闻言,他瞪了一眼卫曦音,才转头朝着上首拱手,“劳卫公还有印象,董某名讳董之尧,确实曾在京都住过一段时日。”

卫曦音:“………”董之尧?

董之尧站起身,向上首行礼,“十年前,七里街上,广兴镖局案,不知卫公可有印象?”

他眼神似有似无的瞥了眼卫曦音,道:“董某救下六娘子和小郎君,是为报恩,所以不求回报。”

听到名讳,卫曦音突然想起来了。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那年她才六岁多,那会儿的她已经习惯了这个朝代的生活,渐渐融入到卫家的家庭环境中,有时也会像个小孩子一样找大人撒撒娇。

那日她母亲去了镇国寺礼佛,将她留在舅舅家里,她见天色渐晚,还没人来接,便命下人备好马车,自己回去。

两家离得不远,舅舅和舅母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再说了还有部曲和婆子跟着。

出府后。

马车行驶上街,有个少年突然冲出来,当街拦下她的马车。

马车上有卫氏标识,她的祖父位列百官之首,父亲又是朝廷的大司农丞,在这京都,极少有人敢冲撞卫家的马车。

少年是替父申冤,当街拦下中书令马车,殊不知车里坐着的是位女娃。

他拦在马车前,高声决然道:“草民有冤申报,还请中书令大人能为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