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任专门去找了一趟大队长,“不能再这么闹腾下去了,马上就要春耕了,他们要是还不参加劳动,我看得想办法治治他们!”
大队长头疼的说,“这些个知青,说的轻了不顶用,说的重了一个个的都要死要活的,还没有前面那几批听话呢!”
赵主任不赞同,“前面那几批刚来的时候,你也觉得不好管,时间长了不就好好的。”
大队长等赵主任走了,就把小英爹叫过来,“我看他们就是闲的,给他们加大劳动量!晚上的时候咱们也安排学习!”
一听辛苦干了一天,晚上还要学习,知青们顿时都不干了。
“他们怎么不用学习!”宋远征指了刘芳芳和李飞燕他们。
“谁说他们不用学习的,他们每天都要去药厂学习呢!只不过学习的内容和咱们不一样,不过都是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劳动不分高低贵贱,学习也不分!”
小英爹来之前特地的打了腹稿,不管知青说什么他都有话堵回去。
不仅这样,他还让几个知青做思想汇报,他们不是思想觉悟高嘛,就让他们当着全村的面说一说自己的思想觉悟。
知青这下子傻眼了,他们平日里虽然很能闹腾,但还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讲过话,尤其下面坐着的都是平日里和他们不对付的村里人。
其中一个知青弱弱的说,“我们发表讲话的时候,他们不会扔烂菜叶子吧!”
“当然不会!”小英爹很笃定,烂菜叶子还要喂羊喂牛吃呢,谁舍得往这些人身上扔。
赵主任好好的款待了远道而来的技术员们,他们可能也觉得不好意思,没过多长时间就把自己知道的技术都交给了徐露。
徐露看着新招来的几个人,问他们是不是学会了。
大部分人都茫然的摇摇头。
考试的结果出来之后,他们药厂现在的队伍也壮大起来,除了原先就有的几个人外,还来了两个男知青和村里的四个女同志。
考试的题目是徐露亲自出的,虽然不算难,但多少和药理沾一点边,这些人能考上说明还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的。
但是当徐露问他们会不会操作的时候,大家都摇了摇头,徐露不免有些失望。
他们一来是怕弄坏设备,这些设备看起来都很昂贵,二来就是他们也怕放错了药材比例。
李飞燕就说,“还是我来操作设备吧。”
徐露也放心她,就点了点头。
不过人多了,队伍就没那么好管,徐露找了个时间给他们开了个会。
也算是他们安康制药厂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