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姜皇最初真的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件事,可在朝堂之上,听取一众朝臣意见后,当下也应有了决断。
但直至如今,除了一道召令,京都便再无半分消息传来。
而与之姜国久不行动有别的是,梁宋二国当下,还在源源不断地派兵赶赴姜国边境。
若照此发展下去,姜皇再不下有决断,不说梁宋二国还会不会于边境线上,继续与姜国消磨时间,光是除营啸兵变、住宿之外,江北道那数以万计的兵马陈列于川贝城内,这每日所消耗的食粮都是大之又大。
纵然姜国近年来食粮大丰收,有不少余粮存储于川贝城内,暂时还能供应诸军消耗,无忧粮草一事。
但食粮终有耗尽一天!
这般拖延又怎是办法!
若是等到食粮用尽,而京都方面来言此战不打,那倒还算好,顶多只是累了众兵士奔袭一趟,与消耗了川贝城的积年陈粮而已。
可若是姜皇最终还是决定要与宋梁相争,那以如今边境诸军的食粮消耗,不出旬月,川贝城内余粮必会消耗一空。
介时在宋梁大军眼皮底下,姜国若想要调派大批食粮前往川贝城,这其中风险难度,怎一个大字了得。
要知宋梁二国今下正时刻关注着姜国,只要姜国有一丝风吹草动,他们定会很快反应过来,到时候可能粮草还未送到川贝城。
川贝城就极可能会在食粮紧缺,与宋梁二国猛攻之下,先行破城覆灭。
而川贝城一旦城破,也意味着江北道大门失守,至若那时,席卷江北道乃至整个姜国的战事也将彻底掀起。
宋梁齐踏姜国门,烽烟弥漫江北界。
国破山河灭,万民流离具失所。
及念至此,赵宸面上神色也由先前的忧虑困惑,渐渐转为了郁愤不满起来。
哪怕他知道当今姜皇得位有着诸多幸运因素,其人也未习过多少掌权为帝之道,但于赵宸眼中,这位姜皇前十数年处理国事都还算不错,再如何也称不上是一位昏君,可对方如今的做法,与之昏君又有多少差别!
赵宸敛起双眸,脑中也再次想起赵淮承曾跟他说过的,当代姜皇的皇位来由一事。
现任姜皇,原是为上一任姜皇的第三子,也是最小的一位皇子。
按理说为人父母,加之老来得子,哪怕是为帝皇,也难抵舔犊宠幼之情,故而于一众大臣眼中,三皇子应是最能博得先皇宠爱,也最有可能打破朝中二位皇子争锋相对,形成三强抗衡局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