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在帮他求情吗?”
“是。”东月鸯毫不避讳地承认了,她不管萧鹤棠心里会不会高兴,“所以你觉得如何?就放他一马,给他悔过的机会。他要是就这样死了,我心里这辈子怕是都不平静。”
她说得好像陶引对她有多重要,还这辈子都会受其影响。
萧鹤棠当然是一口回绝,“不行,他死了才是最轻的刑罚,我已经看在你的面子上放了他一马,因为他先遣军死伤无数,这些人背后难道没有家世没有亲人?想喝他血吃他肉的不在期数,他若不死,我如何跟这些人交代,岂不是让将士们心寒。”
他说得不无道理,东月鸯要是一昧的求情反而显得她没有同理心,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那好吧,我再想想其他的办法。”
如果说陶引是因为她才造反的,那他也太自私了,他是太守之子,难道不知道造反的后果是什么?东月鸯担不起这样的责任,陶引难道自己不明白?
他如果是以她的名义,扯一张造反的旗帜,那东月鸯为他求情,萧鹤棠不答应,那结果也情有可原,人都得为自己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不是。
“这事涉及的水很深,你不要一听陶成说了什么,就以为真是他为了你才那么做的。”作为男人,萧鹤棠自然知道权利至上后衍生下的产物会是什么,他一个大将军年纪轻轻铲除异己,推翻了曌氏,做了帝王。
想反他的人就没有吗?想学他坐上高位的人就不存在吗?但凡有点权利,有点才能的人个个都想成为像他一样的枭雄,拿个女人当借口,满足自己的野心。
东月鸯就是太好骗,陶成说什么她就信什么,这样一说萧鹤棠还有点不满,这么久不见,东月鸯见面就迫不及待跟他谈及其他男人,这让萧鹤棠非常不爽。
他语气克制而冷淡,“陶引的事你不要管,你替他求情,情已经求了,该做的都做到了,他害了那么多人,总要平息先遣军和其他将士的怒火,所以你也不必有心理负担。”
东月鸯心理上还是有那么些压力的,不可置否萧鹤棠的话化解了她的一部分压力,她跟陶引许久没有联系,分别时话都已经说清,他走上歧路还真不能拿东月鸯当做借口。
萧鹤棠说:“若你实在想帮他一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是可以这般操作,但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你应该知道我想要什么……”
不想让陶引死,可以,萧鹤棠可以让他用另外的方式赎罪,罚他去极苦之地服劳役,不死也残,照旧能平息民愤。
但是东月鸯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