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从他开始,武侠小说除了内在的侠义,还有了“武功”这个统一的外在表现。
平江不肖生之后,是顾明道和姚民哀还有文公直。
顾明道的《荒江女侠》,融侠情于一体,开创言情武侠的新模式。
姚民哀的《山东响马传》、《四海群龙记》,将武侠与江湖帮会秘史结合,开创会党武侠之先河。
文公直的碧血丹青系列,将武侠和历史结合,同样是独树一帜。
北派在赵焕亭过渡之后,五大家崛起,以还珠楼主为首,神怪仙侠派横空出世,《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简直是风头无双。
以至于有人把他单独和平江不肖生并提,让北派五大家变成了北派四大家。
那四大家,就是宫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
宫白羽,一般都叫做白羽,只是本姓宫,有时候会连起来称呼。
他是社会反讽派,代表作《十二金钱镖》、《偷拳》,据说“武林”一词,就是由他而始。
郑证因是帮会技击派,代表作《鹰爪王》,帮会组织技击格斗独具特色,以阳刚粗豪之气见长。
王度庐,悲剧侠情派,代表作鹤铁五部曲,其中《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就是左哲所知的《玉娇龙》和《春雪瓶》。
朱贞木,奇情推理派,代表作《七杀碑》,格调奇诡,可惜和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一样,都是坑。
南北武侠的划分,其实还有个说法。
花城乃至于粤省那边的本土武侠,是南派,其余的都是北派。
南派武侠,讲得都是本土侠客,偏于写实,受众是本地草根阶层。
方世玉,黄飞鸿,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的传奇,就是南派武侠。
本土化,大白话,通俗接地气。
他们眼里的北派武侠,偏于虚化,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艺,还咬文嚼字半文半白,文化差点的都看不懂。
可惜时代在发展,再不是“我不识字我骄傲”的年头了,闭关自守小家子气终归是不行的。
反正吧,武侠文学一路走来,南派已经没落,自成体系的北派发扬光大,基本上已经一统江湖。
神怪仙侠,社会武侠,帮派豪侠,悲剧情侠,奇情诡侠,北派五大家自民国传统武侠衍生的体系,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套路。
嗯,只是已知的套路。
这个世界没有太极派和白鹤派比武的契机,新武侠未见其踪,民国武侠竟然一直活到了现在。